交通拥堵已成为当今世界“大城市的通病”,在“提倡绿色交通、积极发展公共交通”的大背景下,古老、但更环保、更健康的自行车日益受到重视,重新焕发生机。目前,欧美许多大都市在政府主导下早已推行了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建成了呈网络化分布的公共自行车系统,成为“后汽车时代”的主力军。
而作为“自行车大国”的中国,近年来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机动化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城市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加剧等问题却日益凸现。2008年以来,中国许多大城市开始借鉴国外经验,建设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包括杭州、武汉、上海、成都和天津等,还有很多城市处于筹备建设的状态,已掀起一股将自行车交通纳入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绿色交通建设热潮。因此可看出,长春市应积极构建“绿色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它是实现“绿色宜居城市”发展目标、提升城市知名度的必由之路。
1、构建原则。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按公共服务进行定位、构建。,整个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应依托公交,按照“政府引导、公司运作、政策保障、社会参与”的原则构建。
2、一次规划,分步实施。以中心城区为核心,近期重点以旅游景区、居民小区、商家、医院、学校、广场等为结点设多个试点区,并设置租车服务点。在试点取得成功的基础上,再以点带面,逐步推广。
3、合理设置租车站点。结合公交站点设置租车服务点,可有效解决搭乘地铁、轻轨和公交车的短距离换乘接驳问题。在一定时间的自行车程范围内,合理布局,有计划地设定固定租车点,可“通租通还”。
4、实行公共自行车租赁制度。为了保障公共资源的合理利用,降低公共资源被私人长时间占有,建议实行公共自行车租赁制度。费用按时计算,第一个小时免费使用,主要是为了减缓早晚高峰的交通压力,提供最实惠的公共服务方式给市民。第二个小时收取1元,第三个小时收取2元,从第四个小时起每小时收费3元,不到一小时的按照一小时计算。
5、规划建设自行车道。在满足道路红线宽度的基础上,参照人民大街两侧非机动车道规划建设的成功经验,自行车道与人行道的规划建设一并整体考虑。便捷的自行车道路系统的建设,将有效引导和推动市民改变出行方式,放弃私家车,改乘单车。
6、良性循环的资金运作。市政府主导的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除政府适当的补贴外,应采取租贷、投放车身广告、租车站点广告等多种方式扩大经营收入,减轻政府负担收入。还可考虑对停靠在市区主干路和干路两侧道路的汽车征收停车费用,即用私家车占用城市道路资源的费用来补贴公共交通。
7、统一标识和设置服务网站。公共自行车应统一醒目的外观,采用智能化的IC卡管理系统,设有独特的设计防止被盗或被破坏,形成独特的城市流动风景线。配套设置我市公共自行车服务网站,列出当前所有公共自行车(免费单车)网点,及时发布公共自行车租赁信息,政府最新公告,便于市民及时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