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当前位置首页>工作动态

2009年长春市利用外资发展报告

阅读次数:    来源:长春市发改委    日期:2009-09-05 14:17:00    【打印此页】    【关闭    字号:【大
今年以来,全市外资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创新工作,在世界经济形势发生较大变化、四川发生特大地震等严峻形势影响下,冷静分析,积极应对,全市利用外资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
一、完成情况
2008年, 全市实际利用外资实现20.4亿美元(属地统计),同比增长20.6%。核准外商投资企业67户,其中,直接利用外资5.81亿美元,同比增长8.7%,间接利用外资14.54亿美元,同比增长26.1%。
实际利用内资366亿元,同比增长20%。引进国内资金项目553个。
对外劳务承包合作营业额实现2.5亿美元,同比增长4.1%;外派劳务15157人次,同比增长1.1%。
境外投资5户,其中中方总投资额为296.94万美元。
二、主要特点
1、利用外资质量不断提高。美国美铝公司、德国德固赛公司、德国ZF(采埃孚)公司、德国林德集团5户世界500强企业已在我市落户。使在我市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已达到51户;累计外商投资企业达到3714户。今年外商在我市投资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10个;国内500强企业在我市投资项目4个。另外,恒力汽车工业园项目,远恒汽车零部件项目、亚泰水泥五六线、通钢矿业等148个8000万以上利用内资大项目的引进以及资金的逐步到位,不断为我市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2、现有外商投资企业增资迅猛。2008年,我市有41户外资企业增加了投资,增加投资总额4.4亿美元,同比增长129.7%;增加合同外资2.4亿美元,同比增长84.3%。外资企业的持续增资,进一步壮大了企业的发展实力,而且带动了一批外资企业的进入。
3、开发区对外资项目的吸引和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经济、高新、净月、汽车四个开发区引进外资占全市利用外资的83.4%。投资超万美元的长春康晟科与香港合资的电子项目、吉林中粮生化与香港合资的农副产业深加工项目、乳业集团广泽公司与比利时合资的乳品加工项目等落户开发区,对我市经济的拉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项目载体建设不断增强,攻坚成果已开始显现。依托区位优势和资源特点,组织各县(市)区、开发区对全市地矿资源、可再利用资源、厂房设备生产线等闲置资源进行了摸底调查,并整理形成了“长春市对外经济技术合作重点项目”。通过重点推介,初步达成了一批合作意向。新一轮的招商引资九个月攻坚行动,已取得显著成效。全市已完成储备项目1157个;签约投资超3000万元以上项目485个,为全市项目建设向纵深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内外资项目建设进程明显加快。一是一批重大项目纷纷集体开工。从四月份开始,各县(市)区、开发区总投资148.05亿元的83个重大项目集体开工建设,吹响了我市项目建设的号角。特别是攻坚行动计划中的9个跨年度建设项目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轻轨三号线工程”、“南部新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快速路系统”已开工建设;“地铁人民大街线”、“长春站立体换乘中心”等项目都有不同程度进展。二是特色园区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今年以来,我市特色园区建设步伐明显加快。总投资28亿元的长春轨道交通制造产业园破土动工;总投资360亿元的长春广东工业园开工建设;总投资30亿元的吉柴中冶机械园项目在双阳开工建设;特色园区建设形势好于任何一年。
6、利用国外贷款项目稳步推进。为多渠道筹措项目资金,我市积极协调国家、省及项目单位,亚行贷款长春市城市基础设施项目、亚行贷款长春市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进展顺利;并推进了长春市城区北部集中供热项目申报世界银行贷款前期工作,争取得到贷款1亿美元。
7、境外投资稳步发展。我市华煤集团、吉林省佳诚实业、吉林省泰华钢构工程、长春星与网络软件、长春市新阳光防腐木业5户企业,分别在阿联酋、安哥拉、蒙古、美国、俄罗斯投资建厂,中方总投资额为296.94万美元。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总量依然偏小,与大连、沈阳比较,距离逐渐拉大;二是招商大项目谋划工作重视不够,支柱产业招商项目源不足,引进项目规模相对较小,缺乏竞争力;部分项目成熟度不够,这在招商引资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三是大企业参与招商的积极性不高,企业吸收外资主体作用发挥不够;招商引资的市场化程度不高。四是招商引资活动签约多,但项目履约率低、资金到位率低。五是境外投资重视不够,规模小,实力弱,缺乏政府的有效支持和保障。
四、2009年主要工作思路
(一)工作思路
2009年,是推进“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的关键一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快速扩散和蔓延以及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的影响,外商投资我市已明显放缓,并且已经显现其负面影响。另外,两税合一、增值税改革和对农产品加工业实施严格的市场准入限制等利用外资政策的调整,外商投资的优惠和比较优势正在逐步弱化,使扩大外商投资面临着更大压力。客观地讲,我市利用外资形势比较严峻,各项工作还将面临很多困难。但是,从有利因素上看,目前国际国内把投资眼光逐步转移到资源比较丰富,土地、水、电、煤、劳动力成本较低,科技优势比较明显的东北地区,必将给长春利用外资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新一轮发展机遇;随着国家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必将推动我市与国内外经济合作步伐的加快,促进外资进入的逐步回升。再有,我市目前有一个良好的经济发展态势以及市委、市政府加快发展的决心和目标, 特别是我市连续几年加大投资力度,随着增量资产的逐步形成,将有利于增强吸引外资的内在动力,随着我市开展新一轮深层次、广领域的招商引资攻坚行动,以及“东博会”“汽博会”、“农博会”签约项目的有效推进,这些,都将为我市扩大吸引外资,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因此,我市2009年利用外资工作思路是:认真贯彻十七大精神,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引导外资投向我市优势产业和重点项目,拓宽利用外资领域,积极有效利用国外贷款,注重使用质量与效益,切实提高利用外资规模和水平。加快“走出去”步伐,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促进我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二)规划目标
2009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24亿美元,同比增长20%。实际利用内资439亿美元,同比增长20%。
对外承包劳务合作营业额1.8亿美元,外派劳务1.4万人次。境外投资办企业5户。
(三)工作重点
1、加强项目谋划,不断充实项目储备。进一步扩大项目储备规模,提高项目质量,促进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快速增长,确保工业立市战略顺利推进,结合我市产业结构,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特点,加大谋划项目力度。深度挖掘我市项目资源和发展空间,重点在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上,努力挖掘经济增长点,谋划编制一批项目。形成一批能够有效利用资源、提高加工深度、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的项目对外招商。做好项目的储备、筛选和深度包装工作。
2、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产出效益好的战略合作伙伴,继续实行重大项目政府奖励制度。鼓励自主创新、产品结构升级和新产品开发。鼓励国内外大型企业集团和知名企业在我市设立研发机构和技术中心,引导产业转移项目落户长春,对产业转移重大优质项目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
3、开展好新一轮招商引资九个月攻坚行动。市委市政府决定,从2008年7月至2009年3月,在全市范围内再次开展招商引资九个月攻坚行动,力争通过努力,引进一批致力于长期投资合作的战略投资者,储备一批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引领经济发展的大项目,为实现长春更好更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要在五个方面攻坚,在引进战略投资者上攻坚;在完善汽车产品体系上攻坚;在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上攻坚;在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上攻坚;在提高项目谋划水平上攻坚。通过攻坚行动,完成储备项目2400个,签约投资超3000万元以上项目1000个(其中,工业项目500个以上),引进战略投资者18个。
4、抓好项目建设和活动组织,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宣传推介力度。组织好各项境内外招商引资活动。有针对性开展宽领域、多层次的系列招商活动。充分利用在我市召开的“东博会”、“汽博会”、“农博会”等重要展会投资促进平台,吸引外商来长春投资;组织好参加国内展会寻求商机;继续加大网上招商引资力度。依托长春信息港,借助振兴东北网、会展网、外事网等媒体网站,积极推进永不落幕的网上招商工作;广泛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招商引资,充分发挥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充分发挥14个招商主体作用,做大做强县(市)、区、开发区三大板块,注重招商引资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突出重点招商区域,加强产业集群招商,推动重点园区建设。深度挖掘重点产业聚集区和县域经济发达地区的投资潜力,把招商引资与构筑长春的产业支撑、提升产业层次、延伸产业链条结合起来,突出引进大的战略投资者。要充分利用东北丰富的资源优势、土地、能源、原材料、劳动力投资成本相对较低优势和较强的科技优势招商,重点引进大的(世界、国内500强企业)战略投资者,积极引进左右我市全局的大型、特大型项目。提升我市产业品质,提升城市影响力,努力实现我市利用内、外资规模和质量上的新突破。
5、积极争取一批利用国外资金项目,扩大和提高利用国外贷款规模和质量。加强利用国外贷款项目宣传指导,积极争取和更好地利用国外资金对项目的支持。结合长春市生态城建设做好长春大气环境项目申报世行贷款的上报工作。做好我市卫生系统、职业技术学校利用国外贷款的有关工作。
6、加强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扎实推进境外投资。要有针对的组织外经企业赴法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开拓对外承包和劳务合作市场,在巩固亚洲传统市场的同时,加大对欧洲、非洲和中东市场的开发力度。抓好重点承包工程项目建设,大力发展输出型服务贸易。鼓励和引导企业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到境外投资,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
7、加强产业和政策引导,提高服务水平。做好利用外资的产业指导,政策指导,引导外资投向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农产品加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城市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加强限制类项目准入管理、督察管理。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做好项目前期对接及签约后的项目跟踪落实和服务各个环节,全力推进招商项目落地。切实提高项目合同履约率、资金到位率和开工率,推进外资项目进程,积极为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服务。

国务院客户端国务院客户端 吉林省政府吉林省政府 下载APP查询转供电详情下载APP查询转供电详情

价格监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