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大力培育文化产业闪亮品牌
阅读次数:    来源:长春市发改委    日期:2008-10-22 11:15:06    【打印此页】    【关闭】    字号:【大 中 小】“绣花鞋是中华民族传统产品,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做绣花鞋,也是在做文化。”长春市紫玉木兰工艺有限公司总经理郭丽说,在开发“紫玉木兰”系列产品中,以吉林民间生活为背景,深挖吉林民间文化,以绣花鞋为载体做活吉林传统文化。她希望通过“紫玉木兰”绣花鞋放大吉林文化符号,让绣花鞋文化具有重要的民俗学的价值。 2005年,郭丽研制开发了“千年古韵”系列产品,其中以“三寸金莲”、“二龙戏珠”、“花开富贵”为代表的十几种绣花鞋,利用多种颜色和龙凤、鸳鸯、梅、兰、竹、菊、牡丹、蝴蝶等多种图案将中国元素表现得淋漓尽致。此外,她以吉林民间文化为基础,大胆地向旅游产品进军,聘请省内民俗专家为其产品开发顾问,相继开发出了具有浓郁的东北风情与吉林文化特色的“深邃民间”、“长白风情”、“迷人长白”、“神秘长白”等系列产品,总计60多个品种。其中“深邃民间”系列产品以流传百年的民间虎头鞋为龙头,结合现代艺术手法,表现了深刻的文化内涵;“神秘长白”系列产品将流传民间几千年的“人参娃娃”等形象制成卡通形象体现于鞋上,集传统内涵与现代艺术与一炉,生动传神。在打造钥匙链、手机链等绣花鞋衍生产品的过程中,她还用刺绣手段把吉林著名建筑、景点等搬上绸布之上。这一做法不但新奇,而且效果非常好。目前,郭丽正在积极申报吉林民间绣花鞋技艺省级非物质遗产名录。
作为我市民间艺术品生产行业中龙头企业的带头人,郭丽还肩负起整合我市民间工艺品资源的重任。目前她正在筹建长春民间工艺品生产基地。谈起该基地的发展前景,郭丽兴奋地说:“这个基地的主要功能是弘扬民间文化艺术,振兴吉林省民间手工业和文化旅游业,充分发挥地方优势,以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为载体,集民间工艺品研发、生产、销售、影视拍摄、文化旅游于一体,对分散在吉林省民间艺术市场上的民间艺术企业和民间艺术家进行集聚,从而实现长春民间艺术产业的集聚效应。虽然基地还在筹建过程中,但许多民间艺术家已按捺不住兴奋的心情,积极要求参与其中。目前,‘乌拉草’系列产品、葫芦工艺品等多个民间工艺品已纳入到生产基地中。”
位于净月开发区的宇平工艺品制造有限公司是吉林省乃至东北最大的工艺品生产厂家,目前公司正在积极地挖掘我国传统民间工艺,并融合泥人、瓷人、芭比、绢人、日本人形等著名传统工艺品。该公司生产的产品声名远播,远销42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创汇1000万美元。据该公司负责人介绍,1996年以前,全世界的礼品市场上,“人形”这一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日本制造”占100%。经过9年的不懈努力,宇平公司所制造的“人形产品”已经成功打入日本国内市场,市场占有率达到40%,在欧美市场占有率达到80%,现该公司在“人形”产品生产方面每年生产能力可达到80万个。“宇平人形”一直作为公司的主打产品,商标从注册之日至今在工艺美术行业已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宇平人形”品牌也一直伴随着公司的发展。
从极具东北特色的“宝凤剪纸”、“东升泥人”、“东北二人转”,到河北承德的“滕氏布糊画”,无论是本土民营企业,还是被引进来的品牌,一个个极具发展潜力的文化产业项目在长春发展壮大,显示出强劲的生命力。其强劲的发展势头,让各地民间艺术大师对长春文化产业的发展充满信心。而如今,“滕氏布糊画”已成为长春文化产业的又一个新品牌。
据了解,目前,全市已经形成一批知名的文化企业,伪满皇宫博物院、长影世纪城、长春万达国际影城、中筝集团光明艺校、和平大戏院、东北风、紫玉木兰布鞋、古尘木艺……这些品牌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全市文化产业的领头羊。在大力发展这些文化企业的同时,长春市还积极鼓励推出“华漫兄弟”、“中加知和”、“至善瑜伽”、“工大汉邦”、“九穗禾”、“小李飞刀”、“长白萨漫”、“游牧契丹”等民营企业品牌,在文化企业中开展“争创名牌企业、争出名牌产品”活动。今年,长春时还要争取2—3个产品和企业进入省级著名品牌行列,有1—2个产品和企业成为国家级著名品牌,使长春市有更多的文化产品走出长春、走向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