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对“三农”工作的重视,支农政策力度的加大,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也在显著提高。但是农村生活基础配套设施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落后的,现有商服等配套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农村消费购买力,广大农村居民距离城市中心还是相对比较远,如何来满足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是我们要迫切解决的战略课题。
为响应和配合吉林省农科院在全省建立农村电子商务网点,即直接将商业网点布局到村的战略项目,长春地区先试先行,确定了首个农村商品物流配送中心项目。该项目采取物流企业承建的模式(项目由长春联赢服务有限公司承建,它是一家针对农村市场集采购、分装、配送为一体的大型服务性公司,该项目总投资1.2亿元,占地面积352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0多平方米)。
首个试点中心的产品服务范围涵盖日用百货、五金交电、化工油漆、针纺织品、服装鞋帽、文化体育用品、粮油、副食、食盐、家俱、建筑材料、装饰材料、农药化肥、农副产品等等。物流中心采取代购代销为主、农超对接为辅的物流配送业务模式。
物流网点建立模式:依托本村屯的小卖店,建立商务网点。如当地拥有多家卖店,将根据地理位置、商家信誉、家庭条件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评定,选出最优代理。通过物流中心直接发货,可将近万余种产品,送到老百姓身边,可让村里的小卖店变成市区里一样的大超市、大卖场,充分挖掘农村居民的消费购买力。同时通过物流网点建设,可以研究进一步整合农副产品资源,利用已有的物流服务网络为农超对接减少流通成本,在解决农民“买难”问题的同时也解决了农民“卖难”的问题。
该项目试点的农村商务网点与城市内配送中心(超市)之间的经营模式为以下几种:
1、订货制:订货制以产品图册为主,产品图册定期根据季节、市场情况进行更换,图册商品均根据市场价格合理下调后进行标注,并随市场价格进行少量浮动(代理卖店不得自行调价),时刻保证农民兄弟买到价格低、质量好的放心产品。
2、现货制:水果、蔬菜、粮油、干调、冻货、酒水、饮料、小食品等现货,保证与同质量商品相比价格最低,并保证少量订货与批量订货价格一致,现货商品物流中心不规定售价,由卖店自行定价,物流中心只给予最低供应价,并提供市场建议价格,以保证代理卖店的自身效益。
3、商品预定:物流中心以地理位置划分,将下属代理卖店编成若干个服务组,由公司以电话形式进行统一订货。
4、送货制:下属代理卖店订货后,经过一天的备货,再根据地理位置制定路线后,由物流中心统一配送。
5、收款方式:商品送到后由消费者自行验货,确定商品与质量无误后再行付款,如有质量问题或商品配送有误,物流中心将原物拉回,不收取任何费用。
6、返货方式:对没能及时发现的商品质量问题,在下次送货时给予返货调换,如消费者有需要退货,及时给予退款。
7、卖店利润体现:图册中95%的商品售出后,由物流中心付给连锁店8%的服务费,5%的特殊商品给予固定金额服务费,现货商品由连锁店自行定价,如食品类。
目前试点项目在九台农村的运作比较顺利,平均每个服务站网点每次订货额在400元左右,并且在逐步上升。按照目前的项目进度,4月30日之前九台市全部及德惠市部分共2000个村屯(德惠市朱城子、米沙子、沃皮、布海四个乡镇500个服务站)建点完毕;整个双阳地区1000个服务站点建立完毕。
试点物流中心的物流工艺流程:生产厂家——集中运输——检验入库——分类存放——电话访销——编组分装——连锁店销售——送货上门
流程说明:
生产厂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筛选,经过综合评定,选出信誉佳、质量好、价格低的生产厂家入驻物流中心。同时物流中心提供仓储服务,以降低整体成本,突显价格优势。
集中运输:及时将市场信息调查员组织好的商品用厢式货车运输到物流配送中心,确保商品在运输途中不受损、不丢失。
检验入库:查验商品质量,清点数量,扫描代码,收集“三证”(商品合格证、生产许可证、卫生许可证),办理入库手续。
分类存放:按照仓库对商品分类保管的要求,将商品分别存入常温库或冷藏库里确定的货架上。
产品预订:配送中心有专职电话访销员及网络信息管理员。采取轮流巡回的方式,用电话及网络与连锁店联系,了解要货品种和数量,编制每天的送货计划。
选择运输方式:根据编制好的送货下乡路线,将同一线路上的货物分装在同一辆车上,货多用大车,货少、路近用小车、农用车或三轮车。
送货上门:按连锁店的要货计划,及时准确地将商品送到,完成验收交接,收回货款。
连锁店销售:商品到达连锁店,进入零售环节。
农村电子商务物流项目建设符合中共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及国务院《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大力发展改造农村商品销售网点,目标是构建顺畅的农村现代商品流通网络,这一举措,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措施之一。农村电子商务物流项目统一管理有利于杜绝假冒伪劣商品,配送中心认真筛选供应商,让消费者吃上放心的食品,使用安全的家电,用上安全放心的产品,有效杜绝了假冒伪劣商品在农村市场的流通。产品直接从生产厂家发出,有效地从流通上游环节降低了商品价格,为以本地最低价配送奠定了基础。构建信息化平台,实行电话访销的同时,可进行网络订货。使农民不出村屯便可以享受到便利周到的消费服务。
试点成功后,可按区域合理规划同样的物流中心参与农村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并向全市乃至全省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