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当前位置首页>发展改革>东北振兴

长春市多肽药物研发、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阅读次数:    来源:长春市发改委    日期:2015-09-11 13:43:58    【打印此页】    【关闭    字号:【大

1. 项目简介

  1.1 项目背景

  1.1.1 产品简介

  多肽是涉及生物体内各种细胞功能的生物活性物质,是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参与者,涉及激素、神经、细胞生长和生殖等各个领域,其重要性在于广泛参与并调节体内各系统、器官和细胞功能活动。多肽的生物活性广泛而重要,能够广泛作用于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肌肉骨骼系统等。多肽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癌症、代谢类疾病、心血管疾病和传染性疾病。但是多肽类药物的应用领域还远远不止这些,内分泌类疾病、血液病和疼痛缓解等众多方向都可以应用多肽类药物。与小分子化学药相比,多肽类药物往往更为安全,副作用更小,很少引起严重的免疫反应。原因是大多数多肽类药物是天然存在的结构或其改型,由于较高的安全性,多肽类药物的获批率超过20%,比小分子化学药的获批率要高一倍。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世界生命科学进入了一个以蛋白质组学和生物药品开发为重点的新阶段。越来越多的新药和不断增多的糖尿病患者将继续推动本类药物销售额的增长。预计其未来将以 10~15%的速度增长。

  1.1.2 市场前景

  多肽类药物的发展正越来越引起医药界的关注。截至至2011年,全世界获批上市的多肽类药物已经超过了50个,有约140个多肽类药物在临床研究中,而在临床前研发阶段中的多肽类药物达到500至600个。2010年,多肽类药物的全球市场规模约为130亿美元,只占全球药物销售的1.5%左右,但是增长较快,年复合增长速度为7.5%至10%,超越了全球医药市场的平均增长速度。已经有4个多肽类药物全球销售超过10亿美元,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重磅炸弹级药品。

  目前,在我国已上市销售14个多肽制剂,其中4个全部依靠进口,10个属于仿制药或改剂型药。据不完全统计,国内从事生化与生物技术药物生产的制药企业有400多家,其中约80%的企业生产不同类型的多肽类药物制剂或原料药,这些企业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的省市,如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地。这些企业大部分采用现代生物技术进行生产,但也有的还是采用传统的提取分离法、酶解法以及固相合成法等进行生产。

  长春现有制药工业企业83户,其中生物制药企业36户,中药企业21户,化学制药企业22户,医用氧气和药用辅料生产企业4户。另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148户,目前够规模纳入统计的28户。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长春医药产业发展迅速,呈现了较好的发展态势,主要体现在医药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企业集群式发展,产业集中度提高;技术支撑体系形成,创新能力有所增强;医药投资不断增加,技术装备水平得到提升;医药出口逐年增加,外向转型开始起步。

  多肽药物的应用范围将扩大。多肽类抗生素将进入商业化生产,以应对微生物耐药性的问题。在肥胖症和2型糖尿病等领域多肽类药物也大有用武之地。一些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案的疾病有可能在多肽药物中找到可行的解决方案。一旦一个方便的通用的多肽药物给药方式平台被发展起来,对于多肽药物的开发热情将大大增加。

  近几年我国多肽药物市场销售规模逐年扩容,从2006年至2009年我国多肽药物的市场销售额保持快速的增长势头,每年以高于15%以上的速度增长,其销售额由2006年的110.82亿元上升至2009年的194.79亿元,四年的平均复合年增长率达到20.68%。全球多肽产业的增长幅度在15%—30%,而在中国,因为多肽产业刚起步,未来增幅会更可观,至少能实现30%左右的行业平均增长幅度。根据这一幅度来测算多肽的市场规模,到“十二五”末,国内的整体市场容量将超过500亿元。

我国化学合成多肽药物未来几年市场发展预测

资料来源:SFD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

  坚持走国际化道路,所谓国际化就是指标准国际化、技术国际化、质量国际化、管理国际化、人才国际化;产品逐步从国内市场发展到国外市场。

  对于人才,坚持两条路线,既是自己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千方百计提高员工素质;公司在十年内争取进入中国制药企业第一集团。

  1.1.3 技术分析

  本项目所采用的技术为园区内科研机构研发的自有技术。多肽药物生产技术工艺复杂,从实验室单批量1-2克级产能到数公斤级的工业化产能,对设备和员工的技术要求均非常苛刻,具有较高的技术障碍。公司拥有现代化的自动多肽合成仪和纯化系统,可合成各种多肽,并能满足快速、大量、高质的合成需要。公司通过独特的技术和方法,利用国产原材料自行研制开发和生产出多种多肽药物,并达到规模化生产水平,成为国内少数几家能够规模化生产多肽原料药的企业之一。

  1.1.4 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政策条件

  国家“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提出,要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改造提升制造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正式出台。生物产业成为重点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十二五”成为全面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时期。

  我省“十二五”规划中重点提出全面实施吉林特色资源产业,其中独特生态资源产业。依托人参、矿泉水、梅花鹿、林蛙等生态资源优势,积极推进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坚持特色化,推行标准化,推进产业化,实现规模化。抓住国家人参药食同源试点的重大机遇,加快实施人参产业振兴工程,积极推进重点产业园区建设,全力培育“长白山人参”品牌,打造千亿元产业,2015年产值达到500亿元。对医药产业提出依托我省生物药科研及人才优势,促进现有疫苗生产技术升级和扩大产能,努力扩大重组人胰岛素、重组人生长素等生物技术药物国内市场占有率和出口份额,加快艾滋病疫苗等一批新品种研制及产业化进程,抢占生物医药未来发展制高点。由此可见发展生物与医药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

  (2)区位优势

  长春高新区所在的长春市,位于东北亚和我国东北三省的地理中心,是长吉图开放带动先导区的内陆端口,区位条件十分优越。 长春高新区处于长春城市未来发展的重点区域:高新区南区紧邻长春南部新城,是未来的城市中心;高新区北区位于长东北开放开发先导区的核心区,是未来长春市产业发展的重点区域。长春高新区在长春市的重要区位,使长春高新区拥有了比长春城市整体更为优越的区位条件。这种优越的区位条件,既为高新区的新一轮快速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也有利于高新区进一步发挥辐射、带动与示范作用。

  长春市主要交通工具地铁7号线、轻轨、环城高速、102国道、远达大街、北四环都途径长东北核心区。在货运物流上长东北核心区同样具有良好的优势,京哈货运线定达货运站就坐落在长东北核心去内。距长春龙嘉国际机场只有13公里。

  (3)技术优势

  长春高新区区内有医药企业100余户,有13户企业产值超亿元,生产的品种达400多个,在研项目150多项。生物制药企业众多,一大批生物疫苗与基因工程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占有相当的份额。在全市获批准的10个基因工程药物中,高新区有6种。在长春市具备生产能力的26种疫苗产品中,高新区有24种,如水痘疫苗占韩国市场的三分之一强。区内有亚洲最大的疫苗和细胞因子产品生产基地。干扰素栓剂生产能力位居全国第一。甲肝减毒疫苗销售量占国内市场的40%以上。白介素、人生长素等生物药畅销国内外市场。区内企业研制的艾滋病疫苗在全国率先进入临床研究。

  长春高新区内有长春生物制品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基因工程研究所、长春中医学院、吉林大学组合化学研究中心、吉大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北师大遗传与细胞研究所、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等医药科研机构,构成了多学科技术集成的优势,这在全国也是少有的。

  (4)人才优势

  长春高新区是国内著名的高智力密集区,国内知名的吉林大学、长春光机学院等十几所重点学府都坐落在区内,在校生超过10万人,博士生、硕士生超万人。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长春光机所、长春应化所等39所国家、省(部)属科研机构、12所设计院、8个计算测试中心和国家设在长春市的11个重点开放实验室也都集中在高新区内,拥有各类人才20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近5万人,仅参与创业的高级人才就达6000人,均占长春市的一半以上。区内科技人员占人口比例达16.6%,科研力量密集,科学仪器设备密集,技术信息情报密集,高新技术科研成果密集,是全国著名的高智力密集区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理想之地。长春生物医药和中药产业历史悠久,该领域的产业工人众多。

  (5)产业基础优势

  长春高新区发挥研发创新优势,促进产业集聚,努力提高生物医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带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建设了九大公共平台。一是实验动物繁育与实验中心;二是基因工程药物中试中心;三是生物酶工程技术中心;四是疫苗研发工程中心;五是药物帅选中心;六是中药制剂工程研究中心;七是食品药品检验与信息咨询服务中心;八是中药前处理公共平台;九是辐照灭菌装置中心。这九大平台的建设将对完善生物与医药产业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利于企业入区投资建厂兴业。

  长春市内拥有皓月集团、华正集团、德大集团等一批大型生鲜肉食屠宰加工企业。企业不但为我们百姓餐桌上提供美食,更主要能为生物与医药类企业提供更多的实验用动物样本,是发展基因工程、血清提取等产业的有利资源后盾。

  1.2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1.2.1 产品方案及规模

  (1)多肽原料药,年生产规模为10kg;

  (2)冻干粉针剂,年生产规模为1200万支。

  1.2.2 建设内容

  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原料药车间、针剂车间、质量检测中心等。

  1.3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本项目总投资为18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为10730万元,建设期利息为400万元,流动资金6870万元。

 

  1.4 财务分析及社会评价

  1.4.1 主要财务指标

  本项目正常年份年营业收入5.4亿元,利润2.8亿元,全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为25%,全部投资回收期(税后)为2.86年,投资利润率155.6%。

  1.4.2 社会评价

  多肽原料药的生产比其他化学原料药的合成所消耗的试剂和能源都要少,因此在获得同样的销售收入的情况下,企业生产多肽类药物时的环保的压力也会小很多,这也完全符合绿色GDP发展的要求。本项目可以带动高端技术和人才的引进,增加社会就业机会,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1.5 项目合作方式

  合资合作。

  1.6 需外方投资方式

  资金,外方投资占49%。

  1.7 项目建设地点

  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区。

  1.8 项目进展情况

  已编制项目合作计划书。

  2. 合作方简介

  2.1 基本情况

  项目承办单位名称:长春百益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法定地址:长春高新区晨晖街85号

  法人代表:安吉祥

  企业所有制形式:有限责任公司 

  2.2 项目承办单位概况

  长春百益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是长春百克生物科技股份公司的子公司,注册成立于2010年7月30日,注册资本金6000万元。公司座落于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现有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

  长春百克生物科技股份公司是长春高新技术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资,由海归学者孔维博士领衔创办的集新药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科技企业。长春百克立项研究了包括中国第一个艾滋病疫苗在内的四十多个生物疫苗、多肽新药、化学合成药物品种,被誉为中国生物疫苗和多肽新药两个领域最有潜力的制药公司。

  百益制药以长春百克化学药物研究开发中心的前期成果为基础,研究开发、生产多肽原料药和新药制剂。可生产艾塞那肽、胸腺素α1、醋酸生长抑素、醋酸曲普瑞林等多肽原料。

  多肽研究室包括多肽药物研究室、药物分析室及制剂部。主要从事多肽药物的研发及工艺方法的改进,拥有成熟的从原料药的合成及纯化到形成制剂的整套生产工艺,已具备批量生产多肽原料药的能力。多肽研究室目前拥有分析及制备高效液相、气相色谱仪、灌注色谱系统、旋转蒸发仪、紫外分光光度系统、显微熔断测试仪、智能药物溶出仪、离子色谱仪、水份测定仪、自动电位滴定仪等试验设备。已建成1000 平方米符合GMP标准的中试车间,拥有PS3多肽合成仪1台、SONATA多肽合成仪2台、真空冷冻干燥机(LYO—3)等配套设备,具有较强的从实验室阶段到规模化生产的研发转化实力。

  法人代表:安吉祥 男,汉族,1961 年3 月出生,曾任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财务部职员,长春高新技术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财务部部长、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财务局局长、长春医药集团总裁助理、长春高新技术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2.3 联系方式

  邮政编码:130012

  项目单位联系人:冯大强

  联系电话:0431-87078177 13089110640

  传  真:0431-85195516

  电子邮箱:fdq@bchtpharm.com 

  企业网址:http://www.bchtpharm.com/Beyel.htm


国务院客户端国务院客户端 吉林省政府吉林省政府 下载APP查询转供电详情下载APP查询转供电详情

价格监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