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绿园区年产5万套汽车涂装生产项目
阅读次数:    来源:长春市发改委    日期:2015-09-11 10:59:59    【打印此页】    【关闭】    字号:【大 中 小】1.1 项目背景
1.1.1项目简介
该项目从事汽车涂装和汽车内饰件配套加工。一汽大众公司在启动“迂回生产计划”作为大众车的涂装迂回生产线,将阶段性结束车型拿到外部生产,以释放产能来满足热卖车型的生产需要。
1.1.2市场前景
截止目前,全市共有416户汽车零部件企业,一汽集团配套企业为200户,占零部件企业的48%。汽车零部件企业产值577亿元,共生产零部件产品9000多个品种。这些产品涵盖发动机及附件、转向及传动、车身及内外饰、散热及空调、电子及电器、制动、底盘及附件等系统。汽车零部件企业技术中心18个,其中国家技术中心2个,省级技术汇总新16个;根据《长春市汽车零部件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主要任务,到2015年,长春汽车零部件企业达到700户;汽车零部件产值达到1500亿元,其中,产值超百亿企业4-5户,超50亿元企业10户,超过10亿元企业50户,超过亿元企业100户,我市良好的汽车零部件研发条件及产业规划条件均对未来的汽车零部件发展带来了更高的起点,更高的优势及更高的发展前景。
绿园区依托一汽和汽车产业开发区,充分发挥西新工业集中区汽车配套产业园载体作用,面向国际、国内两大汽车市场,积极引进整车生产线,并承接一汽配套企业外移,加速发展汽车内饰件、附件、转向及传动等汽车零部件,不断壮大汽车产业。到2015年,汽车配套工业产值达到150亿元。
汽车是现代社会发展和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人们生产、生活现代化和快捷化必不可少的工具,是带动经济发展的主导型产品,汽车已从单纯的代步工具发展成为充实人们生活的手段。在发达国家,汽车工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我国汽车工业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长足发展。
我国汽车产销规模在过去的十几年间保持了较高的增幅, 2009年在宏观经济与产业政策双重因素推动下,中国汽车产业逆境飞扬,实现历史性突破,汽车产销分别为1379.1万辆和1364.5万辆,同比增长48.3%和46.15%,中国首次超越日本、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汽车产销大国。
在经过2009年的井喷式增长之后,2010年中国车市仍是不断给大家带来欣喜的“丰收年”,在国家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积极作用下,我国汽车工业延续2009年发展态势,保持平稳较快发展。2010年,我国汽车市场呈现高开稳走态势,产销量月月超过100万辆,平均每月产销突破150万辆,全年累计产销超过1800万辆,刷新全球历史纪录,产销连续第二年全球第一。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我国2010年累计生产汽车1826.47万辆,同比增长32.4%,销售汽车1806.19万辆,同比增长32.4%。其中,乘用车产销1389.70万辆和1375.78万辆,同比增长33.8%和33.2%;商用车产销436.76万辆和430.41万辆,同比增长28.2%和29.9%。2010年全球的汽车销量达到约7200万辆,比2009年的6500万辆增长11%。
2011年,我国汽车市场呈现平稳增长态势,产销量月月超过120万辆,平均每月产销突破150万辆,全年汽车销售超过1850万辆,再次刷新全球历史纪录。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我国2011年累计生产汽车1841.89万辆,同比增长0.8%,销售汽车1850.51万辆,同比增长2.5%,产销同比增长率较2010年分别下降了31.6和29.9个百分点。其中,乘用车市场保持平稳增长,商用车市场下降较为明显。2011年,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448.53万辆和1447.2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2%和5.2%,同比增长率较2010年分别下降29.6和28.0个百分点;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93.36万辆和403.27万辆,同比分别下降10.0%和6.3%,同比增长率较2010年分别下降38.1和36.2个百分点。
国内市场:重点是东北三省,然后扩展至长三角地区。
销售对象:主机厂配套占总产量的35%左右;经销商代理占总产量的35%左右;自销占总产量的30%。
我国已经进入汽车生产制造大国,但还不是汽车制造强国。汽车核心零部件掌握在其他国家汽车企业手中。随着我国零部件自主创新与世界成熟技术之间的抗衡,我国在汽车零部件产业上将有一部分新的突破,更好的发展汽车零部件会有效填补现有技术及发展核心技术的空白,对日后汽车整车产业及自身行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及未来。
1.1.3技术分析
近十多年来,涂装工艺及设备的进步主要体现在环保型涂装材料的应用,减少废水、废渣的排放,降低成本,优化汽车生产过程等几个方面。由于涂装材料的进步,车身涂层体系的设计也有了**性的进展,几种典型的新涂装体系及新技术已经或即将用于工业生产。我国目前的涂装工艺及设备总体相当于欧美10年前的水平,有些企业在新涂装线上采用了一些当今国际先进水平的新设备。
逆过程工艺:在车身外表面先喷涂粉末涂料,待热熔融后再进行电泳涂装,随后粉末/电泳涂膜一起烘干。使用这种工艺约可减少60%的电泳涂料用量,用厚度为70μm的粉末涂层替代车身外表面的电泳底漆和中涂层,取消中涂及烘干工序,从而节省材料和能源费用,降低VOC排放量。
二次电泳工艺:采用两涂层电泳材料,用第二层电泳(35~40μm)替代中涂。电泳工艺自动化施工稳定可靠性高,一次合格率高,材料利用率高,设备投资少(不需空调系统),因此可节省费用的48%,减少了维修频次及传统中涂的漆渣和VOC排放。
一体化涂装工艺(三涂层概念):采用与面漆同色的功能层(15μm)替代中涂,功能层与面漆底色间不需烘干,取消中涂线,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大幅降低了VOC排放量。 涂装前处理工艺 近年开发出的新一代环保型非磷酸盐涂装前处理工艺(氧化锆转化膜处理和硅烷处理技术)将是替代现用锌盐磷化处理的理想工艺,它们的环保和经济技术效果明显优于目前的常规磷化工艺。 阴极电泳涂料(底漆): 超高泳透力阴极电泳涂料现已开发成功,并已投产使用,取得涂料消耗量削减22%(降低成本10%)的成果。目前电泳涂装的情况往往是,为了保证内腔电泳膜厚,而额外增加了不必要的外表面膜厚。因此提高电泳涂料的泳透力、控制涂膜厚度、改善电泳涂膜外观、降低涂装成本等阴极电泳涂装技术的发展重点。
1.1.4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政策条件
为了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鼓励国内外投资者到长春市绿园区西新工业集中区投资兴业,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政策
规定,集中区和到集中区投资的企业享有如下优惠政策:集中区根据省政府规定的土地相关政策,对到集中区投资的企业,集中区视企业规模、效益等情况,将协调有关部门,争取最大的优惠政策,为企业创造最大的效益。对年交纳税金100万元的企业,按交纳税金总额1%奖励;年纳税金额达300万元以上的,按1.5%奖励;年纳税金额达500万元以上的,按2%奖励。对生产型外商投资企业,享受国家和省市税收减免政策;对高新技术企业,经市以上科委认定后,享受国家免征部分所得税政策,从纳税年起,年纳税达到100万元的,按年纳税总额的2%奖励。对招商引资的中介机构或个人,为集中区引进资金、项目、技术和人才的,视投资规模,企业效益情况和对集中区贡献大小给予奖励。对投资规模大,效益前景好的企业,可一事一议,给予进一步的优惠。
(2)相关技术优势
汽车涂装项目的提出是以一汽大众公司为依托,面对国内其他汽车生产厂家和汽车配件市场,根据一汽大众公司的生产纲领和发展规划确定的,项目在产品销售上有可靠的保障。该项目属汽车零部件制造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随着吉林省、长春市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对汽车零部件的需要量正呈现快速增长势头。因此,本项目生产的产品市场前景良好。
(3)人才、市场份额优势
长春市科技力量雄厚,高等院校集中,拥有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30多所大专院校和包括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光学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等驰名中外的100多所科研机构。同时还拥有700多所各类中等学校,教学科研人员4万多人,其中在国内外享有声誉的教授和研究人员近千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0多万人,可谓科研装备精良,人才资源丰富,是国内屈指可数的知识密集区。
(4)现有生产条件
现有设施可为本项目建设服务,节省投资。本次改造在现有厂区内实施,公司占地2.9万平方米,建设成本较低。
(5)上下游产品情况
本项目采用一汽集团生产的大众、解放系列车型。
(6)区位优势
该项目位于长春绿园西新工业集中区,南侧与一汽集团和长春汽车产业开发区毗邻,距离一汽的大众、解放、轿车、丰越等整车生产厂8公里,距102国道12.5公里,距绕城高速公路一汽出城口10.3公里;东邻长春西客站,距长春西客站3.5公里,距龙嘉机场45分钟车程;四环路、皓月大路、环城高速公路、长深高速公路贯穿其中,基础设施完善,已全部实现“七通一平”。
1.2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1.2.1建设规模
年产5万套汽车涂装生产项目。
1.2.2建设内容
1、新建及改建建筑总面积为110000m2,新购设备200台(套);
2、利用现有建筑面积77000m2,利用现有设备100台(套)。
1.3 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预测
1.3.1 主要经济效益预测指标(详见表1)
本项目效益偏好的主要原因是厂内现有部分设施作为沉没成本未计入项目内所至。
1.3.2 社会效益分析
在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时下,汽车作为人民生活和经济建设所必须的交通工具,又是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最大源头,节能减排及环境保护必然成为汽车设计和汽车制造的追求目标。
2008年国家实施了燃油税征收,对于运输车辆的轻量化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许多厢式类车辆上广泛采用轻量化的复合材料,挂车承载构件采用高强度钢。但这些措施都极大地增加了车辆成本,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用户的经济效益。而本项目推出的全承载式结构设计,不仅具有节能效果,同时具有较好的环保效果,该技术对半挂车车身结构的重大变革,在给用户带来可观经济效益的同时,在节能减排及环境保护方面也会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
1.4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1.4.1项目总投资
1.4.2资金筹措
1.5 项目合作方式
合资,合作。
1.6 需外方投资方式
投资方式可面谈。
1.7 项目建设地点
长春绿园西新工业集中区
1.8 项目进展情况
项目已经立项,计划2013年10月动工,于2014年11月竣工投产。
2 项目单位概况
2.1 基本情况
名 称:长春绿园西新工业集中区
地 址:长春市绿园区皓月大路11888号
法人代表:侯伟(管委会主任)
2.2项目承办单位概况
长春绿园西新工业集中区是2006年12月经省开发办批准成立的省级工业集中区,规划总面积10.8平方公里。位于我们长春市的西部,北邻绿园经济开发区,南于一汽集团和汽开发区毗邻;交通环境十分便捷,皓月大路、长深高速、四环路和西湖大路贯穿其中。属于一汽?大众、解放、轿车、丰越等4个整车生产厂10分钟配套半径的范围之内。园区落位企业达66户,项目占地127万平方米,实现固定资产投资25亿元,其中投资亿元以上项目6个,长春市汽车冲压件有限公司、兴瑞冲压件有限公司投资均超过5亿元。目前,已有正扬实业、昌驰商品混凝土等13户企业正式投产。2008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亿元,实现税收1200万元。根据其产业特点和建设时序,西新工业集中区规划五个区域,分别是建成区、汽车陪同啊产业园、配套居住区、配套公共服务区、发展预留区。年初以来,集中区按照区委、区政府提出的“依托三大引擎,建设七大平台,构建二三并重、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全力实施和打造区里确定的“五化措施”和“五区目标”。紧盯区委、区政府定位将集中区“打造全省专用车制造和汽车零部件制造两大基”的发展目标,努力将区位、交通等资源优势转化为自身的产业发展优势,大力实施“环境兴区、工业立区、项目强区”三大战略,全力推进“两园”建设,计划力争三年内,将集中区打造成“汽车零部件制造产业集聚区,为一汽配套最低成本区和汽车零部件研发核心区”。
法定代表人简介:管委会主任侯伟,男,1969年出生,汉族,吉林省长春市人,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经济管理专业,先后担任过长春市绿园区铁西办事处主任、绿园区行政执法局局长、西新工业集中区管委会主任、西新镇党工委书记等职务。
2.3联系方式:
项目单位联系人:胡 迪
联系电话:0431-89627222
传 真:0431-87806822
电子邮箱:1263861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