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当前位置首页>发展改革>东北振兴

长春经开区大豆蛋白项目

阅读次数:    来源:长春市发改委    日期:2015-09-11 13:23:00    【打印此页】    【关闭    字号:【大
1.项目简介

  1.1项目背景

  1.1.1产品简介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大豆原料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据有关专家介绍,作为纯天然食品,中国大豆由于是非转基因产品而在国际市场中占有明显优势,虽然其含油量仅为20%左右,不及油菜籽和葵花籽含油量的一半,但中国大豆的蛋白质含量高居各种粮食和饲料作物之首,是最好的植物蛋白质来源。

  目前,经济发达国家由于膳食中动物性食品比重过大而出现营养过剩,引起一系列健康问题;发展中国家由于资源紧,人们因蛋白质摄取不足而出现营养不良。于是,开发植物蛋白,为社会提供质优价廉的蛋白质成为当今改善人们营养结构的重要课题,大豆蛋白产业无疑承担了这样的重任。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虽然为我国商品出品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天地,但与此同时进口产品也将对国内形成巨大冲击,比如:发达国家的玉米和小麦由于其产品质量和价格方面的优势,进入中国及国际市场后,对我国农村特别是东北地区:将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如何维护农民的利益并稳步提高农民的收益:作为一个现实问题摆在我们的面前。采取有力步骤引导农民适当增加优质大豆种植面积,加大大豆深加工开发的力度,应该有解决现实的问题的积极意义。

  本业国内大豆蛋白市场一直低靡不振,但至90年代初,国内火腿肠市场火爆,大豆蛋白的需求量急速高涨,至1998年国内大豆蛋白的需求量超过了30万吨,刺激了众多企业的积极性。不过从总体来看,我国蛋白生产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水平不高,其应用也大多局限于肉类制品,还没有考虑向其他方面如工业等领域的应用发展,较国际先进国家尚落后一大步。到2010年中国国内对大豆蛋白的需求量将超过200万吨。可以想象,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大豆蛋白的使用范围会越来越广,当然对其质量和功能性要求相应也会越来越高,那时对高品质大豆蛋白的需求量必然又会呈新一轮大幅增长。

  基于此,本项目提出采用国际先进的大豆高蛋提炼加工技术建设一个年产100,000吨高品质大豆浓缩蛋白的工程。

  1.1.2 市场前景 

  1.大豆高蛋白状况

  国际状况:开发大豆高蛋白最早的国家是美国,早在50年代就研究开发出了产品,到了70年代。其生产技术逐渐趋于完善和成熟悉,目前,国际大豆高蛋白市场基本是由美国垄断和控制,日本、巴西和德国等在国际市场上只占为数很少的份额。美国大豆高蛋白的年产量超过了30万吨,日本约为6万吨。美日可以工业化生产各种功能类型的大豆高蛋白近10个系列、上百种类型,并且经过深入研究解决个别氨基酸不足的问题。产品氨基酸组织完全达到了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提出的模式要求。

  美国的大豆高蛋白在中国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究其原因就是产品蛋白质含量高达90%以上。且功能性极强,如有高分散性肉用蛋白粉、高溶解调味品用蛋白粉、低粘度酸溶性饮料用蛋白粉、高乳化性奶制,用蛋白粉、高凝胶性肉类制品蛋白粉等。从生产工艺方面来看,发达国家生产大豆高蛋白均采用低变性豆粕原料,而要获得此种原料,关键在于低温脱溶设备。美国、日本、德国都有先进的低温脱溶设备。另外一点,我们高度注意到,发达国家在大蛋蛋白的分离工艺上采用高新技术,正向膜分离技术方面迅速取得发展,而且广泛采用尖端的大豆蛋白改性修饰技术,从而使其产品具有了强大的功能性,这就是美国的大豆高蛋白占尽了中国市场商机的根本原因。

  利用膨化技术生产大豆高蛋白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生产工艺,可保证产品蛋白质含量稳定达到90%以上,它还有其它一系列的优点值得称道。该技术是否可行,关键在于膨化过程中膜的污染问题是否能够在生产中获得解决。美国、加拿大已成功地采用这项高新技术,并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大豆高蛋白。

  国内状况:我国大豆高蛋白生产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相当明显。首先是豆粕处理水平不高,脱皮率低,国内设备为95%,而国外达98%、99%;其次是氮深解指数(NSI)低,国内小于75,而美国则大于85甚至在90以上;再次,国内大豆蛋白未做有效的修饰,无论是功能性还是氨基酸组织与进口品比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差距甚远,缺乏有针对性的专用粉。此外,我国在大豆高蛋白生产中的综合利用技术、高新技术和应用技术以及高品质组织蛋白制品生产等方面均存在差距。

  2.行业状况

  1)中外资企业争夺大豆蛋白市场

  目前,经济发达国家由于膳食中动物性食品比重过大而出现营养过剩,引起一系列健康问题;发展中国家由于资源紧,人们因蛋白质摄取不足而出现营养不良。于是,开发植物蛋白,为社会提供质优价廉的蛋白质成为当今改善人们营养结构的重要课题,大豆蛋白产业无疑承担了这样的重任。 从发展趋势来看,大豆蛋白加工将是大豆精深加工中最具潜力、最有前途的领域。 

  2)外企渗透中国市场

  1960年以后,美国从大豆中提取蛋白质和其他成分,使大豆产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现在大豆蛋白及其深加工产品遍及食品的各个领域,在肉食品,素肉食品(仿肉食品)、豆乳、冰淇淋、焙烤食品、巧克力、点心、调料等多种食物中,都得到广泛应用。由于市场推动,在美国,很多公司开发了大豆蛋白的生产技术并拥有自己的专利,出现了一批规模很大的大豆综合利用跨国企业 ,中国成为其必争的市场。

  3)同质化价格战淘汰落后 

  极度看好的大豆蛋白市场前景,吸引了一大批新建的和小型的蛋白企业以低价参与剩余市场的瓜分。但多数中国大豆蛋白企业还只能在行业内的低端市场徘徊,并在同质化产品的价格战中内耗。这些并不足以震慑新企业前仆后继地挤在技术含量不高的低端市场进行拼杀。

  4)在细分市场中异军突起 

  由于欧洲和日本、韩国等国家对转基因大豆等农产品的进口采取了较为严厉的措施,这些国家的消费者并不欢迎转基因大豆等转基因食品,所以非转基因大豆在这些国家的销售价格要比转基因大豆的销售价格高出10%-20%。 

  目前,大豆蛋白除了作为肉制品添加剂以外,已经作为一种营养素可以加入到任何你能想像到的食品中,市场的细分同样可以给企业带来更高的效益。

  5)技术瓶颈尚待突破 

  目前,美、日等国大豆分离蛋白技术开发早已居于垄断地位,按照食品加工需求,他们可以生产出注射型、乳化型、凝胶型、分散型、肉粒、肉粉等80多种类型的产品,广泛应用于肉制品、乳制品、面制品、饮品、儿童食品、糖果、方便食品、冷冻食品等几十类食品中。而中国大豆分离蛋白生产技术、设备与国际水平差距甚远,目前国内大部分企业只能生产应用到肉类食品中去的蛋白粉添加剂,而且生产技术大部分仅仅达到国际中等水平。脱皮、脱脂和溶解指数都达不到发达国家水平。

  1.1.4 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及必要性

  吉林省盛产大豆,年种植面积在1,000万亩左右,是我国大豆主要产区之一,年产量达200万吨。但是生产高品质大豆蛋白对原料大豆有着较高的要求,原料大豆的质量控制不好,将对产品的质量和功能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该公司在选育适宜加工膨化蛋白的大豆品种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可以确保项目的原料供应。辅助原材料的溶剂、化学品及纺织袋等,省内货源充足,可满足生产需要。所需燃料为煤,当地储量丰富,满足生产需要没有问题。动务为水、电、汽等,由拟建的公用工程系统提供。

  1.2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1.2.1产品方案及规模

  考虑国内外市场对黄芪结构需求的变化,以及未来市场需求潜力,装置规模的经济性等多种因素,拟定本项目一期装置规模年加工大豆蛋白10万吨。

  1.2.2 建设内容

  项目规划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厂房、办公楼等,年产加工大豆蛋白10万吨。

  1.3 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1.3.1 主要经济指标预测

  预计年营业收入12亿元,年利润27000万元,税金9000万元投资回收期5年。

  1.3.2 社会效益

  大豆蛋白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特别是与激素有关的肿瘤;它还可以对心血管疾病起到防护作用;大豆蛋白还可以治疗更年期综合症,虽然大豆蛋白有这么多用处,但现在市场供应量很少,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有力地填补上市场这个缺口。

  1.4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1.4.1 项目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10亿元

  1.4.2 资金筹措

  企业自筹资金

  1.5 项目合作方式

  合作

  1.6 需外方投资方式

  资金,外方投资占100%

  1.7 项目建设地点

  长春经开区生物产业园区

  1.8 项目进展情况

  正在洽谈

  2.合作方简介

  2.1 基本情况

  名  称: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地  址:吉林大路6188号

  法人代表:王庭凯(管委会主任)

  2.2概况:

  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是1993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截至2012年底,有29个国家和地区的102家跨国公司来区投资兴业,世界500强企业已达48家。在商务部最新公布的2012年度全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环境综合评价中,位列第12位,在中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排名中保持第1位。

  管委会主任王庭凯,男,1968年1月生,汉族,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

  2.3联系方式:

  项目单位联系人:王长志

  联系电话:0431-84809581 13166830216

  传  真:0431-84801508

  电子邮箱:wangcz66@.126.com


国务院客户端国务院客户端 吉林省政府吉林省政府 下载APP查询转供电详情下载APP查询转供电详情

价格监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