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当前位置首页>政务公开>政策解读

重磅!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同志回应经济社会热点焦点问题

阅读次数:    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    日期:2020-05-24 08:38:00    【打印此页】    【关闭    字号:【大
  
  5月24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宁吉喆,秘书长丛亮,副秘书长赵辰昕出席,介绍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奋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答记者问
  01、 在一季度经济数据里,我们看到消费复苏总体比较缓慢,因此网络上有不少声音期待在疫情形势好转之后能够出现报复性消费。但与此同时,我们又看到央行数据显示一季度的住户存款增加,又有人说“报复性的存钱”来了,请问到底是报复性消费还是报复性存钱?国家发展改革委如何评价疫情对消费的影响,下一步如何继续出台一些措施来促进消费?
  宁吉喆:

正如您所指出,新冠疫情对经济造成很大冲击,首当其冲,消费领域受到冲击,居民的一些聚集性、流动性、接触性消费和一些非必需的消费都受到了影响。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新型消费还在扩容发挥作用,网上消费、电子商务等,保障了14亿人民的基本生活,而且也助力了企业的复工复产。

  4月份,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7.5%,降幅比3月份收窄了8.3个百分点,这也说明随着经济持续恢复和复工复产的推进,我国消费规模扩大和结构升级的大趋势没有改变,相信5月份的消费数据还会更好一些。是不是报复性消费?这个评价不一定准确,恢复性的消费是肯定的。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多措并举促进消费回升。

  一是大力推动商品消费优化升级。主要是吃、穿、用、住、行。在吃的方面,不仅要吃得饱,还要引导吃得好、吃得安全。在穿的方面,不仅要穿得暖,也要促进穿得好、穿得得体。在用的方面,不仅要用得上,也要促进用得好、用得多种多样。还要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加大城市老旧小区适老化、便民化的改造力度,使居民住得舒心。进一步促进汽车消费优化升级和二手车流通,落实好新能源汽车购置相关财税支持政策,使居民行得便捷。同时,要顺应居民消费升级的趋势,加强商品的品牌、品质、标准和质量建设以及监管,不断改善居民消费环境,提高消费水平。

  二是全面促进服务消费提质扩容。结合服务业的供给侧改革发展,加快释放文化、旅游、体育、养老、托幼、家政、教育培训等服务消费的潜力。丰富文化和旅游产品供给,提升国内旅游质量,推动文化事业和产业繁荣发展。大力发展体育消费,普及全民健身和体育观赏。现在全国每天健身的人是4亿,如果能够达到8亿人,那体育市场就扩大一倍。全方位优化养老服务有效供给,支持社会力量发展普惠托育服务,深入开展家政服务提质扩容“领跑者”行动。推进产教融合,支持社会力量举办教育培训。

  三是加快培育新型消费。主要是数字消费、网络消费、信息消费等。今年1-4月份,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8.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到24.1%,同比提高5.5个百分点,这显示了新型消费的力量。我们要顺势而为,加力推动线上线下消费有机融合,促进传统线下业态数字化改造和转型升级。创新无接触、少接触型消费模式,探索发展智慧超市、智慧商店、智慧餐厅等新零售业态。大力发展“互联网+社会服务”消费模式,培育丰富在线教育、在线医疗、在线文娱等线上消费。积极发展中高端移动通信终端、可穿戴设备、超高清视频终端等新型信息产品,促进信息消费更新升级。

  四是积极扩大绿色健康节能环保消费。以绿色发展为引领,推进绿色有机生态农产品的生产、供应和消费。畅通资源循环利用,加快完善回收利用网络,促进机动车、家电和电子产品消费更新换代。我们家里都积了一些家电和电子产品,通过回收利用,要把它“转”起来,促进消费更新。完善工业节能与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引领绿色节能产品、绿色设计产品的推广应用。以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为契机,倡导全社会形成健康消费观念和健康生活方式,鼓励以家庭为单位储备包含口罩等在内的医疗救助箱。我们有4亿多家庭,大家都要有救治自救储备的观念和习惯。整合优化医疗健康资源和供应链,完善健康产业体系,扩大健康服务消费。

  五是加强消费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网络布局建设。加快布局支持新型消费的5G网络、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完善城乡物流配送体系,推进智能快递柜等设施建设和资源共享。优化消费网络重要节点布局,培育若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资源整合有优势的区域消费中心。推动城乡商业网点建设,优化商业零售业企业规划布局,包括发展小店经济、夜间经济,这都大有可为。

  02、 2020年经济增长目标没有设定,这在中国的历史上比较罕见。请问,上次没有设定经济增长目标是哪一年?另外,在中国经济面临前所未有挑战的情况下,今年的中国如何确保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
  宁吉喆:

  今年前几个月,日本友人支援中国抗疫物资上写的字是“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引起了大家广泛的好评,在此也感谢日本友人,感谢您提出的这个问题。

  关于经济增长目标,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没有提具体目标,这不是第一次。事实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工作报告》没有提年度增长预期目标,今年已经是第4次,前3次分别为2000年、2001年和2002年,大家可以去查一下。

  今年没有提出经济增长的具体目标,主要是因为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不确定性很大,我国发展面临一些难以预料的影响因素。《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提出的发展目标是“优先稳就业保民生,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这体现了我们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民生,体现了就业优先,体现了攻坚克难的重点目标任务——打赢脱贫攻坚这个三大攻坚战之首,体现了“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发展目标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目标的衔接。

  这次没有提经济增速的具体目标,不等于经济增长不重要,要看到无论是保民生、保就业,还是脱贫攻坚,都要有经济增长的支撑,要用改革开放的办法稳就业、保民生、促消费,拉动市场、稳定增长。因此,虽然没有直接提GDP的增长目标,但经济增长的内容已经融在其他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之中。

  关于您提到的如何实现目标的问题。今年以来,我们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极不寻常,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冲击前所未有,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同时,危中有机,危去机来,国内疫情基本阻断后,我国经济运行恢复的势头是稳中向好。

  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按照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要求,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工作,以保促稳,稳中求进,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做到“六个强化”:

  一是强化就业民生。今年我们发展的首要目标任务,就是优先稳就业保民生,重点要聚焦高校毕业生、农民工、贫困地区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对今年874万高校毕业生,实行企业扩招、研究生扩招、基层就业扩岗,并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对2亿多农民工和几千万贫困地区劳动力实行公共就业服务城乡常住人口(包括农民工)全覆盖,并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尽可能吸纳农村劳动者就地就近就业。有了就业,就有了收入,就能从总体上保障和改善民生。

  二是强化脱贫攻坚。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今年发展的重目标、硬任务,重点是加大就业、产业、消费等扶贫力度,要以投资建设带动扶贫脱贫。克服疫情影响,加快脱贫攻坚项目开工复工的力度,扩大以工代赈建设领域实施范围和受益对象,国家发改委已分批下达了2020年以工代赈资金。易地扶贫搬迁是国家发改委负责的,去年已提前一年基本完成了“十三五”规划建设的任务,今年要细化落实后续扶持措施,补齐大型安置区配套教育、医疗设施等领域的短板,巩固脱贫成果。

  三是强化政策对冲。落实好更加积极有力的积极财政政策和更加灵活适度的稳健货币政策,并与就业优先政策、鼓励消费政策、补短板的投资政策、结构性产业政策、差别化区域政策和市场取向的价格政策形成合力,有效地对冲疫情影响。

  四是强化内需支撑。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扩大消费,促进投资,拓展城乡区域大市场。依托14亿人口,包括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推动传统消费和新兴消费比翼齐飞。投资方面,要用好6000亿预算内投资,3.75万亿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几千亿抗疫特别国债,以及更多的金融资金和社会资本,加快补短板、强弱项,促进传统投资和新型投资双双发力。城镇化方面,今年要推动完成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的目标,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9万个,支持100个左右的县和县级市开展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

  五是强化企业帮扶。加快落实已经出台的援企政策,大力落实《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一系列新的援企政策,千方百计帮扶1亿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复产复业,夯实保就业、稳增长的微观基础。

  六是强化改革开放。落实好不久前颁布的《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这两个改革的大文件,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要推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面开放。
  03、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的供应链、产业链造成很大影响,一些国家加大了对企业的回流力度。我的问题是,我国供应链、产业链将面对什么样的挑战?未来如何在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竞争力的同时,进一步持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升级?
  丛亮:

  确实像您所说,今年以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冲击,各地区、各部门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围绕着纾解企业的困难、畅通供应链循环、支持产业链的协同复工复产、推动重大项目的复工等方面,精准有力地出台了八个方面90项政策措施。目前来看,随着这些政策措施的落地,政策效果正在显现,企业的复工复产正在逐步接近或达到正常水平。发电量的统计最能说明问题,据行业统计的发电量,3月份同比下降了4.6%,4月份同比增长0.3%,目前5月份前20天同比增长5.2%,比3月份提高了接近10个百分点。

  但是需要看到的是,境外疫情仍在扩散蔓延,国际经贸活动严重受阻,全球的产业链、供应链也在濒临中断,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显著增多。我国已经深入融入全球产业链当中,不可避免受到冲击和影响,也必须采取措施全力以赴地保持产业链和供应链稳定。这也是今年提出来“六保”工作当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会同有关方面在巩固和拓展国内的疫情防控成果的同时,进一步将已经出台的各项支持政策落实落细,全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在保持稳定的同时不断提升竞争力。

  一方面,要全面畅通产业链、供应链的循环。进一步加大助企纾困的力度,落实已经出台的财税、金融、社保、用工、房租等各项政策。这些政策已经出台,而且已经明确很多政策要延续到年底,关键是落实到位,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稳定生产、渡过难关。围绕着重点产业链和重大投资项目打通堵点、疏通难点,聚焦龙头企业加强要素保障,促进上下游产业、生产销售和供应,以及大中小企业的整体配套、全面复工达产。有的大企业复工比较快,但小企业没有复工,也影响了整个产业链的循环,只有大中小协同,才能全面达到复工和复产。同时,要优化供应链的体系,协调国内国际的物流资源,确保铁路、航空、海运等物流大通道畅通。

  另一方面,要着力提升产业链和供应链水平。要巩固传统的产业优势,强化优势产业领先的地位,支持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和突破瓶颈制约,大力推动补短板、强弱项,增强产业链的弹性和韧性,提升产业基础的高级化、产业链的现代化水平。同时开展数字化的转型行动,鼓励企业推进供应链的数字化转型,提高灵活应变和协同能力。同时要组织实施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试点,大力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和增长极。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确保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绝不是某一个国家的事情,国际社会应该携起手来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挑战,尽快控制住疫情的蔓延,推动产业运行回到正常轨道,促进经济社会系统实现动态循环、健康发展。

  04、 《政府工作报告》的新增就业目标是900万以上,这些就业机会中有多少是给农民工的?第一季度很多农民工在家没有收入,您是否知道他们损失了多少?
  赵辰昕:

  我看您关心的主要是就业问题、农民工就业的问题。其实刚才宁主任在回答提问时,也谈到了关于就业的一部分问题。关于就业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六保”和“六稳”排到最前面的都是就业。

  今年因为面临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很多企业出现了经营困难,一些就业岗位也发生了变化。刚才丛亮秘书长也讲,应对疫情冲击,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指挥之下,各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刚才讲了,集中在八个方面共90项,这些措施目的是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根本着眼点和落脚点也是稳定就业岗位,让大家能够很好地就业,有收入。

  应该说,这些政策措施出台以后,聚焦在减税、降费、加大金融支持等方面,给了企业很多很大的帮扶,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们通过调研了解到,很多企业生产经营的状况、用工状况都得到了很大改善,就业形势也在发生积极变化。我在这里可以给大家报告一个数字。1-4月份,全国城镇新增就业已经有354万人,我认为这是非常亮眼的成绩单。在疫情冲击面前,我们国家这个成绩跟任何国家、任何地区比起来都是了不起的增量。从这个成绩单,包括其他的数据,刚才宁主任和丛亮秘书长都讲到了,当前我们既要看到企业面临的一些困难,要下大力气千方百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和相信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大趋势,要看到和相信中国经济的韧性、中国企业的活力。

  您刚才讲到《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了今年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以上的目标,确实如此。我讲讲这个结构,这900万很大的比例是面向大中专院校的毕业生和复员退伍的军人,当然,其中也有一部分是面向农民工的。我还可以告诉您一个数字,截至目前,随着复工复产的推进,已经有超过9成的农民工实现了返岗就业,而且随着复工复产达产进一步向前迈进,我相信这个比例还会不断提高。

  您还关心农民工的收入,确实受疫情影响,有些企业农民工的收入会阶段性有所降低,但是随着我国疫情防控的常态化,正常的经济社会生活逐渐恢复正常,经济也会繁荣起来,农民工的收入肯定会持续增加。

  另外,关于整个就业问题,我还想简单说四句话。第一,我们要加强就业优先导向的宏观调控。现在各部门都是这么做的,下一步还会继续把就业优先导向作为所有政策的着眼点。

  第二,尽快进一步推动全面复工复产达产。现在整个形势是不错的,但是下一步还要有“协同”二字,上中下游产业要协同,产供销全产业链要协同,大企业、中型企业、小企业也要协同,协同了之后才能真正实现全面复产和达产。

  第三,我们要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为企业营造良好的环境。 

  第四,我们要关注重点企业、重点行业、重点人群。关于重点企业、重点行业,丛秘书长刚才讲了,主要是外贸企业、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重点群体包括大中专院校的毕业生,包括复员退伍的军人,包括农民工,我们会加大扶持力度。

  最后我想说,就业是民生之本,是财富之源,发改委会与相关部门一道共同坚定不移地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就业工作做好,让老百姓端稳自己的饭碗。

  05、 我们注意到,去年以来有一大批外资大项目落户中国,请问在疫情之下今年中国吸收外资前景如何,是否还会有大项目继续在中国落地?
  宁吉喆:

  随着中国市场越来越开放、投资环境越来越改善,在华投资的大项目增加已经成为这两年我国利用外资的一个突出特点。比如,去年三星西安150亿美元闪存芯片二期项目完成了厂房建设,巴斯夫湛江100亿美元石化项目正式启动,特斯拉上海70亿美元超级工厂项目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当年交付,消费者已经用上了。今年4月1日,沈阳宝马第三工厂项目举行开工建设仪式,4月22日惠州埃克森美孚石化综合体项目在两国三地同步举行“云开工”仪式。这些都对稳外资、扩开放起到了示范带动效应。今年年内,还将有一批重大外资项目陆续落地,涉及电子信息、新材料、先进制造等领域,国家发改委将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稳住外资基本盘,稳住产业链、供应链,做到“四个进一步”:

  一是进一步抓好重大外资项目落地。在推进实施前三批18个重大外资项目的基础上,今年要推出第四批重大外资项目,而且要素跟着项目走,协调服务给予用地、环评、规划、能耗等方面支持保障。加强先进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领域的项目储备。建立健全地方层面的重大外资项目专班机制,全面提升外资项目的服务水平。通过快捷通道、包机等方式,为一些外资项目的国际经贸人员往来提供方便,支持项目加快实施。最近一段时间,已经有1000多名韩国在华工作技术人员通过包机就位了,发挥了作用。

  二是进一步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出台2020年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在过去三年全国负面清单已经从93条减到40条的基础上,今年将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继续大幅压缩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提升服务业、制造业、农业领域的开放水平,继续在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全面落实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清单之外不得实行单独针对外资的限制要求。国家发改委为了落实《外商投资法》,已经组织清理了一些单位和部门设立的好几十项限制。

  三是进一步鼓励外商在华投资。今年还将出台2020年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继续增加鼓励类条目,重点是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发挥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潜力,使更多外商投资能够享受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等政策。

  四是进一步改善外商投资环境。以贯彻落实《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为契机,完善投资促进、保护、管理的各项制度,提升外商投资服务水平,全面落实内外资企业平等待遇,保障外商投资合法权益,保障不同地方法律实施的一致性、统一性。还要加强同外国商会和外国企业的沟通联系,继续协调解决在华企业复工复产中遇到的问题。

  06、 您刚才在回答问题的时候提到今年要进一步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这是为了应对疫情的影响,中央政府是否关切这会增加地方政府的债务压力,在经济增长和债务压力之间如何达到平衡?
  丛亮: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是热点问题,也是焦点问题。合理的债务水平是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而适度的经济社会发展也有利于控制债务水平。对于您的问题,我想谈三点,主要是用数据来说话。

  首先,要实事求是,因时因势提高或降低债务水平。在经济运行处在下行阶段,国内外市场需求出现减少或收缩的情况下,就要适当提高政府的债务水平,增加有效需求。在经济处于上行阶段,国内外市场比较充裕的情况下,就要适当降低政府的债务水平,减少总的需求。这都是逆周期调节的题中应有之义。

  目前,提高政府债务水平是特殊时期的一个特殊举措,这一点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已经讲得很清楚了。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的冲击和影响,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可以说,这一整套财税政策的方案是各方面经过认真研究、反复测算、综合权衡才确定下来的,与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债务风险防控的需要是相匹配的。

  新增的1万亿元的财政赤字和1万亿元的抗疫特别国债全部转给地方,直达到市县基层,直接惠企惠民,主要用于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包括支持减税降费、减租降息、扩大消费和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也是强调要有一定的收益,项目融资要与收益相平衡,将来要形成资产。

  其次,要辩证看待这个问题。中国的赤字率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不算高,为应对新冠疫情各国财政赤字都在大幅度增加,IMF预测,2020年全球的平均赤字率将从2019年的3.7%提高到9.9%,发达国家平均由3%提高到10.7%,其中美国提高近10个点,到15.4%,法国到了9.2%,英国到了8.3%,日本到了7.1%,新兴市场和中等收入水平国家平均也都到9%左右,所以我们整体的赤字水平相对他们还是很低的。

  第三,要瞻前顾后,将债务总水平控制在风险可控的范围内。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债务风险防范的问题,并且把它作为三大攻坚战的重要任务之一。截至到2019年末,中国政府的债务率是38.5%,远低于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水平。比如美国是106%,欧盟是80%,日本是238%,印度是69%,巴西是92%,我们只有38.5%。

  所以总的来看,适当提高赤字率,发行抗疫特别国债等,既是可行的,也是安全的,同时也是必要的。这一系列财政政策既有助于稳定中国经济的运行,同时也将有助于稳定整个世界经济的运行。

  宁吉喆: 

  我再补充一点。正确处理债务和经济的关系,发挥好地方政府债务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是资金跟着项目走,有三个“用于”:一是主要用于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和重大战略的项目;二是用于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项目;三是

用于资本性支出,不得用于经常性支出。这些资金还要带动民间资本,促进有效投资,扩大内需,保持增长,这样能够产生更多有效的资产。

  这里要说一下,市场经济从会计学、统计学的角度是资产负债经济,企业都有资产负债表,国家也有资产负债表。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国家统计局编制了全国的资产负债表。最新的资产负债表表明,我国的总资产已经超过1300万亿元。这个资产不是凭空而来的,都是多年的投入、多年的发展形成的。

  大家都看到,我们的基础设施,无论是交通、通信、能源、水利,还是市政,都已经在这些投入的支撑下形成了很有效的资产。我们具有世界上分类最完备的产业体系,这也不是凭空而来的,都是投资简单再生产、扩大再生产带来的。所以我们要促进一定合理的负债投资,形成大量有效的资产,这样就能使得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有更加扎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07、 中国疫情防控取得了显著成效,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但疫情也暴露出我国在重大疫情防控、应急救助以及应急物资储备方面还存在短板,下一步将如何补齐这些短板?
  赵辰昕:

  你说得非常好,我们国家疫情防控做出的成效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确实是如此。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样一个全世界、全人类共同的敌人,我们国家的力量空前凝聚。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在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整个疫情防控所展现出来的就是中国的力量、中国的精神和中国的效率。中国所做出的防控疫情贡献,全世界所有的国家都有目共睹,世界上正义的力量都给予高度赞誉。到目前,我们已经进入到进一步巩固疫情防控成果的阶段,在这个时候我们也在做一些回顾和总结,既要总结疫情防控期间行之有效的好的做法和经验。

  同时确实像您说的,我们也清醒和实事求是地看到,我们在重大疫情防控的能力,在应急物资储备保障的能力上还存在一些短板和弱项。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针对这些短板和弱项,国家发展改革委已经在调整优化中央预算内的投资结构,我们正在聚焦五大建设任务,争取认真地把相关领域短板弱项尽快补好,堵上漏洞,强化弱项。我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五大建设任务:

  第一,重大传染病检验检测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建设。我们会加快改善疾控机构的设施设备条件和水平,我们要争取尽快实现每个省(区、市)都有一个生物安全三级,也就是P3水平的实验室,每个地级市争取实现有一个生物安全二级,即P2水平的实验室。通过这种建设,让重大疫情快速检验检测、快速发现、快速响应的能力大大提高。

  第二,重大传染病患者集中救治能力的建设。我们要构建重大传染病患者集中救治的体系,会支持直辖市、省会城市、规模较大的地级市建设传染病医院或者相对独立的综合性医院的传染病区;对人口规模较少的地级市,也要请他们指定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作为传染病患者的定点收治医院。在县城,我们要求结合补短板的工作,加强县级医院的建设。通过分层、分级、分类的建设,形成一个大的传染病患者的救治体系,要增强救治体系的弹性和韧性,一旦有突发的疫情发生,就能够有备无患,从容应对。

  第三,重大疫情救治基地的改造升级建设。我们会认真考虑各个不同省份人口规模等相关的情况,支持每个省(区、市)依托当地高水平的中西医医疗机构,改造升级一到三所重大疫情的救治基地。我们要求这种救治基地要考虑到平时和重大疫情时相结合,平时能够收治危重症患者,重大疫情发生的时候,能够把患者集中进行救治。另外,还会有机结合储备一批重症患者救治、普通患者监护,还有方舱医院设施设备等一批应急物资,这些物资平时要保证当地医院正常的需求和使用,有重大疫情发生的时候,要服从国家统一调度。

  第四,重大传染病的隔离场所改造建设。我们要结合这次武汉方舱医院改造建设的经验,支持一些地方把大型的体育场馆、体育设施、展览馆、会展中心等设施,在新建、在建的项目当中充分考虑到应急的需求,对场馆设计、通风系统、后勤保障系统、上下水等通道、预留的接口都要考虑进去。同时要制定出未来一旦需要运用的预案,这样真正发生了重大疫情或者突发情况,就能够快速让这些场所转变成轻症患者救治的场所或者是隔离的场所。

  第五,我们要做好应急物资的保障体系建设,这里面包括三个内容。一是健全应急物资采购供应体系,要统筹国际和国内,要保障采购供应链能够安全可靠。二是构建比较坚强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要吸引多方参与,争取形成政府的储备、企事业单位、社会的储备和家庭的储备形成合力,要劲往一处使。三是尽快提升应急物资生产动员的能力和调运保障的能力,一旦有需要就能够快速源源不断地生产供应和补充,而且调运过程要有多方协同联动机制。

  我就介绍这五个重大建设任务。我觉得这些建设任务非常重要,也很紧迫,我们会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下大力气抓紧时间争取尽快把这五大建设任务建成建好,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保障国家的安全打造坚强的屏障。

  08、 近年来中国提出一系列区域发展的重大战略,区域经济格局正不断优化,请问今年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会有哪些新的举措?
  丛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形势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按照客观的经济规律来调整完善区域政策体系,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格局。从今年的工作看,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冲击,对区域的发展也产生了很严重的影响,要求我们要加快落实区域发展的战略,着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培育壮大动力源,有效对冲疫情影响。重点要在四个方面下功夫:

  第一,打造全国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2019年,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分别达到8.5万亿元、23.7万亿元和11.4万亿元,占到全国的比重达到44%,这三大动力源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发动机”。要实现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挥这三大动力源的引领作用。

  一是着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制定好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引导和倒逼政策体系,加快推动雄安新区的重大项目建设,尽快拉开建设的框架,给北京城市副中心“量身定制”高质量发展的政策。

  二是稳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继续坚持“一国两制”、依法办事,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稳妥推进规则的衔接和贯通,特别是港澳和内地的规则贯通,不断提升大湾区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三是加快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围绕贯彻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尽快把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上海自由贸易区新片区等重点区域抓出成效。

  第二,加强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一方面要加快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大中央资金对长江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的支持力度,共同完善共抓大保护的机制,加快培育一批先进的制造业集群。另一方面加快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抓紧编制和报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加快形成“1+N+X”的规划政策体系,即一个总的规划、N个相应的局部或专项规划,再加上X的政策体系,实施一批重大的生态环境保护工程。

  第三,努力缩小区域发展的差距。重点四个方面:一是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积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打造陕西等内陆改革开放高地。由于“一带一路”建设,包括中欧班列的开通,西部很多地区成为了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加快补齐西部地区特别是“三区三州”这些深度贫困地区的发展短板。二是深入推动东北全面振兴。东北的全面振兴重点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建设面向东北亚的开放合作平台。三是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组织实施支持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揽子”政策,这是国务院下发的文件,因为湖北受疫情影响最严重,所以要专门出台文件支持它的发展。同时要出台并推动实施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文件。四是继续支持东部率先发展。充分发挥东部地区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出台发展海洋经济和加快海洋强国建设的政策措施。

  第四,充分发挥功能平台的引领作用。建立完善国家级新区的“1+N”政策,实施重点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平台及设施建设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支持国家级新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加快发展。

  09、 面对疫情对国际经贸关系的冲击,如何更好地发挥“一带一路”的作用,建设好“一带一路”项目,推动各国互利共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宁吉喆:

  就像您所讲的,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并在全球蔓延,对国际经贸合作产生了严重冲击。感到欣慰的是,“一带一路”沿线经贸合作虽然受到冲击,但影响相对小一些。

  一季度,我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实现了正增长,增长了3.2%,高出总体增长9.6个百分点,属于逆势增长。在开放发展的合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下一步,将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推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坚持开放绿色廉洁的理念,努力实现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的目标,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统筹疫情防控和“一带一路”建设。严格做好境外项目疫情防控工作,遵循所在国的法律法规和防疫要求,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有针对性地开展疫情防控,切实维护人员安全健康,积极防范各种可能发生的风险,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助力沿线国家经济稳定和恢复。

  二是促进与沿线国家经贸合作物流畅通。支持外贸企业抓紧复工达产,保市场、保订单、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这不光是为了我们,也是为了国际上跟我们有合作关系的国家。在物流方面,截至5月10日,今年中欧班列已累计开行了3230列,同比增长了24%,这也是逆势增长。要更好地发挥中欧班列的通道作用,连接欧亚。巩固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互利合作,加强自贸区网络建设,提升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

  三是拓展健康丝绸之路、数字丝绸之路合作领域。积极参与全球的公共卫生治理,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疫情防控援助,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医疗卫生领域合作,扎实推进健康丝绸之路的建设,构建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还要推动大数据、互联网+、智慧城市领域的合作,发挥跨境电商、网上展览、远程招商、云视频等新的经贸方式作用,合作建设数字丝绸之路。

  四是深化人文、软件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深入开展教育、科学、文化、体育、旅游、考古等各领域的人文合作,加强议会、政党、民间组织智库、媒体的交流,促进民心相通。推进政策规则标准软联通建设,遵循市场原则,对接国际规则标准,促进软联通与硬联通的结合。包括要推进在设计、咨询、会计、认证、法律等生产性服务业方面的合作,推动整体的互联互通。

  我过去连续三年参加了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香港“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一次比一次办得好,一次比一次参加的人多,而且我看了一下,参加的多数是中小企业家、自由职业者、专业人士,他们很关心,愿意积极参与,他们也有优势、有能力,在刚才讲的许多方面发挥一技之长都有优势。所以相信高峰论坛会越办越好。

  10、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请问发改委在打赢脱贫攻坚战方面有哪些工作部署,今年将如何推动易地扶贫搬迁人口全部脱贫?
  丛亮:

  刚才宁吉喆副主任和赵辰昕秘书长对这个问题都有了回答,我再系统介绍一下国家发改委在打赢脱贫攻坚战方面的四项重点工作:

  第一,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圆满收官。刚才宁吉喆副主任谈到了这个问题,我们的建设任务实际上已经提前一年基本完成了,但是搬迁后的相关工作,特别是后续扶持问题,今年正在持续推进。我们在这方面做了三件事:

  一是制定政策。联合12个部门,明确了25项后续支持扶持工作的政策措施;

  二是加强督导。督促指导各地压实地方责任,克服新冠疫情影响,加快扫尾工程、分区分类强化后续扶持等工作进度,同时对安置区的扫尾工程进行挂牌督战,督促相关省份采取有力措施尽早完工并投入使用;

  三是协调资金。协调安排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资金264亿元、中央财政扶贫资金48亿元,用于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截至4月底,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已经取得决定性进展,实际入住建档立卡贫困人口951.5万人,搬迁入住率达到99.4%,还有0.6%需要在今年剩下时间加快完成。另外,22个有搬迁任务的省份已经有17个省份全面完成搬迁入住;同时,在有劳动力的贫困搬迁家庭中,已经有超过90%的家庭实现至少一人就业。

  第二,发挥以工代赈带动就业增收作用。刚才赵辰昕秘书长也谈到了这个问题。我们现在分批下达了2020年以工代赈资金56亿元,重点投向“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和湖北等受疫情影响比较严重的地区,广泛组织贫困群众特别是受疫情影响无法外出就业的贫困群众参与以工代赈工程建设,将劳务报酬占中央投资的比例从10%提高到15%,原来的投资中中央投资用于发放劳动报酬的最低比例是10%,现在提高到15%,预计将吸纳30万受疫情影响无法外出的贫困劳动力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第三,大力开展消费扶贫行动。我们联合了27个中央部门和单位,开展了30项具体行动,持续扩大对贫困地区特色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规模,努力化解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协调23个中央部门发动本系统、本行业、本领域的资源力量,直接采购湖北省的特色农产品超过10亿元,帮助销售超过100亿元,取得了明显成效。

  第四,统筹抓好其它脱贫攻坚工作。持续加大对贫困地区农村饮水安全、教育、医疗项目的支持力度,加快推动农村公路、农村电网、农村水利等建设,推动新增资金、新增项目、新增举措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

  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在陕西、山西考察调研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时的重要指示精神,一手抓工程扫尾,一手抓后续扶持,确保如期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目标任务。

  11、 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不失时机推动改革,善于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请问,今年经济体制改革的着力点在哪里?发改委将推出哪些重要的改革举措?
  赵辰昕: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强调,发展环境越是严峻复杂,越要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要健全各方面的制度,完善治理体系,善于运用制度的优势来应对风险挑战的冲击。我想像这位记者一样,很多关心改革的朋友一定都已经注意到,今年4月份和5月份党中央、国务院连续出台了两个重要的改革文件:

  一个是4月9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一个是5月11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这两份文件非常重要,推出的时机也非常讲究,在社会引起非常好的反响。我认为,两份文件有力地说明了改革正在进行时,改革正在坚定不移的深化当中。

  您关心今年经济体制改革的着力点和主要举措,我想这两份文件已经指明了今年经济体制改革的着力点。关于主要举措,我想归纳成“四个着力”,在这里给大家简要作个介绍。

  第一,着力推动建立高标准的市场体系。我们要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的体制机制,这是一个大的目标,对标这样的目标,今年将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的综合改革试点,制定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的政策文件,吸引各种所有制的企业都来参与要素交易平台的建设。今年我们还会改革土地计划管理的方式,赋予省级政府更大的用地自主权。另外,我们会修订和发布2020年版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这个清单将以服务业为重点,开展放宽市场准入的试点,持续地破除市场准入的隐性壁垒。

  第二,着力提升国资国企改革的质效。我们今年会制定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意见,深入推进已经公布的四批210户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对混合所有制的企业,要尽力探索出建立起有别于一般国有企业的治理机制和监管制度,努力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我们还会研究制定深化国企混改的实施意见,以此打造混改政策的升级版,更好地指导面上的国有企业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使混改在整个国资国企改革中能够更好地发挥突破口和“牛鼻子”的作用。

  第三,着力优化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我们首先要落实好交通基础设施、制造业等领域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具体举措,推动电力、电信、铁路、油气等等领域放开竞争性业务,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来参与这些领域的项目运营和项目建设。另外,今年我们会全面落实营商环境条例,清理与企业性质挂钩的不合理的歧视性的规定和做法。还要进一步构建亲清新型的政商关系,完善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的机制,而且会下大力气千方百计的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第四,着力健全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的体制机制。我们今年会推动出台国家基本公共服务的标准体系,通过这个标准体系明确各级政府要保障什么范围的基本公共服务,明确底线标准到底是什么。在今年疫情冲击以及抗击疫情带给我们重要思考的现阶段,需要让各级地方政府清楚保障基本民生重点要保什么,要保到什么程度,对标国家的标准来查缺补漏,优化自己的资源配置,把有限的财力用在人民群众最关心也是最需要的领域。

  除了这“四个着力”之外,在其他的领域,包括重要民生商品价格的调控、绿色发展等领域,我们也会推出一些改革举措。总之,改革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要求,改革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国家发展改革委一定也将会同相关部门一道坚定不移地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满足人民群众的期待。


国务院客户端国务院客户端 吉林省政府吉林省政府 下载APP查询转供电详情下载APP查询转供电详情

价格监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