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当前位置首页>工作动态

“高处着眼,低处着手”长春市实施“万人助万企”行动

阅读次数:    来源:澎湃新闻    日期:2019-05-20 08:34:00    【打印此页】    【关闭    字号:【大

  为巩固和扩大干部作风大整顿成果,塑造长春形象,打造优良的营商环境,解决与企业“清”而不“亲”问题,助力长春企业的高质量健康发展,加快提升全市经济核心竞争力,中共长春市委决定从今年开始,利用3年左右时间,在全市开展“万名机关干部下基层助力万户企业发展三年服务行动”。

  为加强“万人助万企行动”的组织领导,确保各项工作统筹有力、协调有序、推进有效,“万人助万企行动”特别成立了领导小组,负责行动的组织领导、顶层设计、谋划布局与会商决策,组长由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凯担任。

  制度先行,专项考核办法率先出炉

  本次“万人助万企”行动的专项考核办法率先出炉,将“问题化解率”和“企业满意率”作为衡量“万人助万企”行动成效的重要指标,从严考核、客观评价,督促各地各部门及派驻人员深入扎实开展工作。

  专项考核办法按照中央《关于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工作的通知》和《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条例》精神,根据长春市《关于开展“万名机关干部下基层助力万户企业发展三年服务行动”的实施方案》制定,本着发现问题与化解难题、服务企业与增进感情、助推发展与培养干部等方面相结合的原则,与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及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平时考核、年度考核、专项考核统筹开展。

  该办法适用于“万人助万企”行动指导服务功能机构、干部派出单位及助企干部的考核。按照管理权限,市委组织部负责对市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各县(市)区、开发区及市直部门单位组织(人事)部门,负责对其所属单位和助企干部的考核。

  考核内容主要围绕贯彻落实市委决策部署态度是否坚决、谋划推动落实是否有力、排查和推动问题解决是否到位,把问题“排查率、化解率”作为主要指标,把企业“满意度”作为衡量标准,实施分类考核。

  对“万人助万企”行动指导服务功能机构,侧重考核是否能够科学指导各地各部门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政策性、机制性问题,特别是对全局性、普遍性、瓶颈性问题,能否做到专题分类、集中攻关、长效化解;对各县(市)区、开发区,侧重考核本地“万人助万企”行动的谋划设计、结对选派、日常管理、问题化解、督促检查的实际成效;对干部派出单位,侧重考核其对助企干部的管理、支持及工作保障情况;对助企干部,按照《助企干部工作职责及纪律要求》所列款项进行考核。

  考核注重考勤和考绩、述职和谈话、企业评议和组织评鉴相结合。坚持考用结合,考核结果将与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激励约束、问责追责等结合起来,鼓励先进、鞭策后进。

  排忧解难 交实心,听实话,察实情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是经济发展的细胞,企业创造的财富,支撑着城市的发展与繁荣。支持企业就是做强实体经济,帮助企业就是推动高质量发展。长春市委要求助企干部们要按照决策部署,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走进企业,当好服务企业的“联络员”、政策精神的“宣传员”、企业困难的“化解员”、企业党建的“指导员”。

  选派万名优秀干部融入万企之中,办实事解难题,助力企业成长壮大,彰显出了市委改进工作作风、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支持企业做大做强的决心和担当。亲商助企,排忧解难,贵在一个“实”字。杜绝干部只是到企业“走一走、转一转、听一听、看一看”,这是要不得的形式主义。

  重任在肩,广大助企干部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带着诚心诚意直奔企业生产经营一线,与企业家心贴心地交流,听实话、察实情,深切体会企业成长的诸多不容易,真正把企业当前最盼望、最急于解决的现实问题“兜”上来,然后充分发挥自身掌握的政策、信息等方面优势,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点,及时帮助企业协调解决一批实际问题,在立竿见影的排忧解难中彰显助企干部的担当作为,彰显市委重大决策部署“及时雨”般的助企力度。

  亲商助企,排忧解难,还要不怕麻烦。面对企业提出的种种发展中遇到的瓶颈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助企干部不能有畏难情绪,也不能寄希望非常容易地就能把问题解决。要把企业家当成自己人,把自己当成企业的人,勤于替企业“跑腿”,乐于替企业“出头”,以帮办、陪办、代办为常态,手续一道一道地办,政策一项一项地询,难题一点一点地攻,以打攻坚战的韧劲和决心,列出问题清单,排出轻重缓急,一项一项地跑,一环一环地盯,直至问题得到解决。

  这就要求干部们身心都要沉下去。“万人助万企”也是对干部作风的一次检验,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一次行动。助企干部只有走进车间门店,调研产销经营,掌握发展需求,才能了解企业在注册登记、项目建设、生产销售、资金保障、招才用工、技术创新、税费负担、营商环境、安全生产等方面遇到的困难。把问题找准确,才能“参”到点子上,“谋”到关键处,才能为党委政府更好地助推企业成长、加快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感情要“亲”起来。习近平说,我们要求领导干部同民营企业家打交道要守住底线、把好分寸,并不意味着领导干部可以对民营企业家的正当要求置若罔闻、对他们的合法权益不予保护,而是要积极主动为民营企业服务。这要求领导干部在守住底线的前提下与企业家真心实意地打交道,特别是在企业遇到困难和问题时,更要积极作为、靠前服务、帮助解决。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段论述对于我们的“万人助万企”行动同样具有指导意义,助企干部只有与企业家交朋友,与企业员工交朋友,感情上真正地“亲”起来,才能问出实情、真心分忧、助企发展。

  作风要实起来。要想听实话、摸实情、办实事,就不能摆“花架子”,不能为了摆样子、做宣传、树形象下去走过场,也不能练哄人骗人的“花拳绣腿”,要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有甘当小学生的精神。“走马观花不如下马观花”,要亲眼去见,亲耳去听,亲口去问,不能先入为主想当然,不能未调查先带着成见,不能未了解情况先发表意见。只有面对面、心贴心,打开心窝子、拉开话匣子,才能了解真情,作出符合实际的判断和决策。

  方法要多起来。企业千差万别,经营项目不同,规模大小各异,遇到的困难也千差万别。助企干部要加强学习,掌握科学的方法,善于倾听呼声,多方征求意见,聚焦企业发展重点、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在实践中接受考验,在行动中锻炼能力。只有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才能找准问题,最终落实到解决问题上来,帮助企业克服前进中的困难,突破发展中的瓶颈。

  百炼成钢,让干部在“干”中成长

  组建项目专班、发起“万人助万企”行动,市委如此大规模地在全市范围内实施助企行动,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企业解决生存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和现实困难,但另一方面也是出于考验干部能力、锻炼干部队伍、转变干部作风的考虑。可以说,对广大助企干部而言,这更是一次向实践学习、施展抱负、干出实绩的难得机遇。

  实干是最响亮的语言,干部就要在“干”中磨练、“干”中成长。广大助企干部要按照市委的决策部署,积极主动到服务企业、项目建设的一线担当重任,到推动长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前沿经受千锤百炼,在真抓实干中建新功,共同创造我市项目建设和作风建设“双提升”的新气象、新实力。

  问题要靠“干”来解决。企业的发展千头万绪,困难和问题各不相同,广大助企干部要怀着干一番事业的雄心,带着责任进企业,经过深入调研、认真研判,理性聚焦企业发展的重点、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充分发挥“联络员”“宣传员”“化解员”“指导员”的作用,倾尽全力帮助企业提振发展信心、把握发展态势、增强发展后劲。要力戒“蜻蜓点水”和避“难”就“易”,要以项目建设为主线,以问题为导向,用“保姆式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在生产经营管理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不负市委信任、不负企业所盼。

  本领要在“干”中提高。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没有多干就没有提高。助企干部要克服畏难情绪,在“干”中接触未知、掌握本领,在“干”中自我加压、增长才干。要把助企服务的实践,当作磨砺党性、检验能力、提高水平、学新本领的绝佳舞台,在竞争中亲历市场经济风雨,在协调中体会责任之重,在奉献中总结经验教训,真正把企业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把为企业排忧解难当作自己责无旁贷的一份担当,从而获得企业得发展、个人增才干的双赢。

  信任要在“干”中培养。万名干部进企业,解的是难题,奔的是项目,助的是发展,同时也是一次党的干部与企业员工长时间密切接触,彼此增进了解、互通感情的良机。广大助企干部要带着感情融入、亮出真心帮忙,全面展示党的干部驾驭工作的能力、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用实打实的助企业绩和公正廉洁的作风,赢得广大企业员工的信任,在与企业员工摸爬滚打中建立并升华“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勇当全市打造亲商、助商、安商、富商营商环境的参与者、助力者、建功者。

  服务企业、助推项目,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这是全市共同的责任、共同的任务。在“干”中展风采,在“干”中砺党性,在“干”中长本领,在“干”中强作风,发展没有休止符,助企永远在路上!

  这是一次万马冲锋的号令,这是一次呼唤担当的动员。身负重托,肩负重任,这就要求全市广大助企干部要胸怀长春经济发展大局,风雨无阻地前行,到企业去,到一线去,到现场去!在绿意涌动的松辽大地,迅速形成各路大军齐上阵,帮助企业化解难题、助推闯关的热潮,全面激发企业内生动力,打造新型政商关系,集聚起强大力量,共同推动长春经济高质量发展!


国务院客户端国务院客户端 吉林省政府吉林省政府 下载APP查询转供电详情下载APP查询转供电详情

价格监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