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借长吉一体化谋求新跨越
阅读次数:    来源:长春市发改委    日期:2012-02-20 18:05:05    【打印此页】    【关闭】    字号:【大 中 小】自2009年启动实施新一轮发展战略规划以来的三年间,长春高新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审时度势,勇担使命,咬定目标,创新超越,全面完成了重塑基础阶段各项任务,开创了优质快速发展的新局面。2011年,该区营业总收入突破3000亿元,比上年增长25.9%,是2008年的2.2倍;工业总产值实现2855亿元,增长20.2%,是2008年的2.2倍;地区生产总值实现667亿元,增长25.3%,是2008年的1.8倍;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54亿元,增长41.2%,是2008年的2.6倍;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610亿元,增长66%,是2008年的4.9倍;一般预算财政收入实现98.7亿元,增长59%,是2008年的4.2倍;可支配财力实现214.1亿元,增长137%,是2008年的59倍。
与此同时,长春高新区主导产业集群发展,结构调整初见成效。三年来,该区突出高新高端特色,统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步伐明显加快。全区注册企业由2008年的2180户发展到3617户,增加40%。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发展到165户,生物与医药企业120户,光电企业95户,汽车电子产业集群成为首批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产业结构趋向合理。全区生物医药、光电子、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120亿元,比2008年增长30.6%;现代服务业企业发展到近千户,总收入由2008年的58亿元增加到335亿元,增长近5倍。二、三产业增加值比由2008年的98.3:1.7调整为91:9。产业链条加快构建,项目建设势头强劲,发展能量快速积聚。围绕构筑特色产业基地,紧盯国际国内500强,全力“攻央企、引龙头”。三年累计引进内资634.7亿元,是前18年总和的2.07倍;利用外资26.2亿美元,相当于前18年总和。三年开工建设产业项目185个,完成投资785亿元,开工面积1361万平方米,其中投资百亿元以上项目3个,10亿元以上项目30个,亿元以上项目86个。
三年来,长春高新区的创新体系日趋完善,内生动力显著增强。全区新建、在建孵化基地20个、总面积150万平方米,是前18年总和的6.4倍。按新标准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00户,是2008年的2倍多,总量保持占全市70%、全省40%以上。三年来,长春高新区共投入开发建设资金300多亿元,使区域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生态环境大幅提升,精细化管理全面铺开。制定各类扶持政策和服务制度60多个,为企业出台优惠政策120多项,形成了完备的政策支撑体系,累计兑现政策扶持资金15亿多元。
在安排部署今年工作时,副市长、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孙亚明说,长春高新区经过三年的新一轮发展,已经进入项目建设的高峰期、创新创业的活跃期、市场化运作的成熟期、体制机制的完善期和建设投入的回报期,各种要素叠加的优势日益突出,抵御风险的能力持续提升,经济发展实力显著增强。今年,长春高新区将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为核心,全面落实“三动”战略,统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服务业,着力推进特色产业集群壮大,着力推进项目建设提速,着力推进创新能力提升,着力推进城市建管水平提高,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在推进长吉一体化发展中实现稳中求进,好中求快,跨越发展。
孙亚明指出,今年,长春高新区主要经济发展指标是:营业总收入实现3620亿元,工业总产值实现337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和18%;地区生产总值实现800亿元,同比增长20%;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30亿元,按市计划口径增长30%。招商引资总指标348亿元。全口径税收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分别实现476亿元和90亿元;可用财力力争突破220亿元。
今年,长春高新区将重点抓好八个方面工作:围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隆起带,全力抓好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围绕构筑高端服务业集聚区,全力抓好综合体建设;围绕构筑优势产业链条,全力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围绕打造东北最大创新集群,全力抓好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围绕建设现代化科技新城,全力抓好基础设施和环境提升;围绕构建三化统筹示范区,全力抓好长德新区建设;围绕创建低碳绿色发展模式,全力抓好长东北科技生态示范区建设;围绕建设幸福和谐高新,全力抓好社会管理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