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前三季工业经济呈现前高后低态势
阅读次数:    来源:长春市发改委    日期:2008-10-14 10:46:23    【打印此页】    【关闭】    字号:【大 中 小】1-9月份,我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2675.4亿元,增长23.3%,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8.9个百分点;完成工业增加值671.4亿元,同比增长21%。1-8月份,我市工业产值占全省的42.2%,居九个地(市)州第1位,增速居最后一位;在全国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中我市产值居第12位。我市工业增加值占全省的33.3%,居九个市(州)第1位,但增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5.4个百分点,居第8位,增加值在副省级城市中居第12位。1-8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2138.6亿元,同比增长39.4%;实现利税272.7亿元,同比增长56.3%,其中实现利润139.8亿元,同比增长67.3%。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户数达到1038户,其中亏损企业亏损面为2O.6%,同比下降3.7个百分点。
总体上看,我市工业经济运行速度和质量总体良好,基本实现了平稳、较快增长的预期。但从态势上看,全市工业经济运行呈现出高增长后高位回落的走势,上半年工业经济实现了速度与效益的较快增长,但从三季度开始出现下滑,呈现出“前高后低”态势。主要表现在:一是工业增速高位回落,一季度我市工业产值增长22.5%,二季度为38.1%,三季度下降到23.2%,其中7、8两个月的增幅为9.3%和9.7%,均低于两位数,9月份产值增速有所回升,达到22.2%。二是利润增幅明显放缓,利润增速从一季度的188.9%、二季度的141%回落到8月末的67.3%,其中7、8两个月利润仅为7.5亿元和7.3亿元,比上半年月平均19.3亿元的利润水平大幅度下滑。三是主要产品产销量下降,一汽集团一季度月份平均产销量分别为7.63万辆和8.77万辆,二季度分别为9.33万辆和8.39万辆。进入三季度后,出现明显下降,其中7月份分别为6.45万辆、6.15万辆,8月份分别为6.08万辆、6.4万辆,比上半年月平均水平有较大差距。
我市工业增长前高后低的态势是在全国经济大环境下的一种趋同现象。由于世界经济走弱,外需拉动不足,国家为防止国内经济过热而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不仅是我市,全省乃至全国都出现了整体性的经济紧缩。全国工业增长从一季度的16.4%回落到了上半年的16.3%,至8月底下降为15.7%。全省工业增加值增速从3月份的23.1%的最高点开始逐月走低,4—8月的5个月间,增速平均回落0.48个百分点。面对这种全国性宏观经济的调整,工业经济增长速度出现回落有其必然性。同时,我市自身产业结构的特殊性和资源的依赖性,决定了汽车产销变化和原材料涨价,以及能源紧缺对全市工业影响巨大。
据了解,四季度一汽集团计划在长春生产整车18.3万辆,预计完成产值509亿元,对于全年目标一汽集团表示将力争完成产值2000亿元,而四季度我市扣除一汽的产值不会有大的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