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吉林省中小企业局和国家开发银行吉林省分行联合主办的全省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工作座谈会,22日在长春召开。会议围绕长期以来中小企业融资难及其成因、担保软贷款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中小企业融资难,限制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为破解这一难题,2005年以来,开发银行启动我省担保体系建设,在300亿元软贷款大额承诺中,安排了30亿元,专门用于我省的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并首批获得总行核准。
座谈会上,针对与会代表提出的部分担保机构存在配套资金到位不足、未在省中小企业局登记注册、担保业务量不足或根本未开展业务等问题,开发行吉林省分行的负责人说,开发银行将与吉林省中小企业局、省财政厅密切合作,对存在问题的担保机构限期整改,并联合组织整改验收。并调整担保软贷款注资支持的重点,对在省中小企业局登记注册、当地政府能够按1∶1的比例足额匹配资本金、担保业务量已达到或超过资本金的2倍,以及管理规范、制度健全的新建担保机构和经整改验收合格的原有担保机构,给予重点投入。对整改验收不合格的担保机构,开发银行将与省中小企业局、省财政厅联合采取通报全省各金融机构,取消其担保资格、取消营业税减免等所有优惠政策,停止开发银行软贷款资本金注入或提前收回贷款等4项措施进行整改。
针对与会代表提出的担保机构资本金规模偏小、整体实力不强、损失补偿和风险分担机制尚未建立等问题, 省中小企业局负责人说,担保行业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提升企业信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功能的健全和体系的完善是中小企业局未来三年共同努力的目标。中小企业局将与金融等部门加强合作,尽可能放大担保倍数,逐步建立风险共担机制,探索建立中小企业贷款绿色通道。
据介绍,目前,全省担保机构资本金,包括实物资产是36.9亿元,按照一般放大3倍计算,只能做到110亿元担保贷款。与全省中小企业年需300亿元贷款的要求差距很大。扩大资本金规模已是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