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当前位置首页>发展改革>社会事业

长春市投巨资改造142所农村中小学危倒校舍

阅读次数:    来源:长春市发改委    日期:2006-12-01 15:23:19    【打印此页】    【关闭    字号:【大
 李琳琳是市第一五二中学初二一班的学生,今年入冬以来,她每天都穿着漂亮的毛衣坐在亮堂、温暖的教室里学习,一边听讲一边迅速地做笔记。然而,在去年冬天,该校还是一片平房,四面漏风的教室使李琳琳和同学们一刻也不敢脱掉厚厚的羽绒服,上课时不得不一边向手上哈气取暖一边写字。今年,长春市加大投入,改造142所农村中小学危倒校舍,使这些农村中小学的学生拥有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长春市第一五二中学建校近六十年,校舍基本上没有改善。因年久失修,教室的山墙倾斜,出现了裂缝,木制门窗早已变形,天棚也时有脱落,冬季师生们只能生火炉取暖。校内的操场也让师生叫苦不迭,每逢雨天便泥泞不堪,学生根本无法到操场上活动。由于办学条件落后,该校的学生大量外流,骨干教师纷纷调出,教学质量急剧下滑。为了彻底改变该校的面貌,市教育局今年投资为其新建了4层高的教学楼,高标准的理化生实验室、现代化的电子语音室、多功能教室、微机室一应俱全,还配上了4M光纤电子网络系统。
    
  学校的环境变好了,让师生们受益匪浅。“以前给学生上英语听力课,只能用一个小录音机。学校就会议室有一台能上网的电脑,我们想查资料或做个课件基本不可能。”该校英语教师刘桂艳对此感受颇深:“如今,我们上听力课都在语音室,虽然只有几个月,可学生的听力和口语已经有明显提高。现在每个教师办公室都有一台电脑,我们可以随时上网‘充电’,许多老师都开始尝试多媒体教学了。”
    
  办学条件发生巨大变化的学校不只市第一五二中学,今年,我市共改造农村中小学危倒校舍85683平方米,涉及142所学校,改造后新建校舍120039平方米,总投入8233万元。市教育局在新建校舍的过程中,本着“牢固、实用、够用和方便学生”的原则,充分考虑到了农村教育的长远发展,都规划了远程教育设施、各种现代化教育功能教室,为农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我市在学校改造中有撤有并,科学规划,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
    
  教学环境的改善,让一所所薄弱校重新焕发了生机与活力,为学校今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空间。位于二道区英俊镇的市第五十八中学在2005年被市教育局确定为农村薄弱改造校,一年来,该校校舍已由C级危房变成了建筑面积达5987平方米的中小学综合性教学楼。办学条件变好了,该校的教学质量也得到明显提升,今年不仅成为全区目标管理、控辍、中考的先进单位,而且仅初中的招生人数就比去年增加了57人。
    
  “现在,我们全校上下干劲儿十足。我们不仅要留得住学生,更要让学生学得好,让这些孩子与城里孩子一样,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该校校长高雷告诉记者,学校还专门制定了5年规划,明确了今后5年内各项工作逐步向城市化、现代化、标准化迈进的目标。
国务院客户端国务院客户端 吉林省政府吉林省政府 下载APP查询转供电详情下载APP查询转供电详情

价格监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