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当前位置首页>发展改革>经贸物流

吉林珲春将建设中俄、中朝自由贸易区

阅读次数:    来源:长春市发改委    日期:2005-08-22 15:00:23    【打印此页】    【关闭    字号:【大
  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吉林省珲春市今年将启动中俄路港关、中朝路港区项目建设,进一步打通东北亚地区国际合作开发的人流、物流通道。有关专家以此为基础提出建设中俄、中朝两个自由贸易区的构想,但对中国、俄罗斯、朝鲜三国自由贸易区的议题认为言之过早。
   
  据介绍,中俄路港关项目将在中国珲春市和俄罗斯的哈桑区的一定范围内划出一个封闭式管理区域,整合交通运输资源,使区域内的港口、道路、口岸有机结合,免于以往的海关监管,简化通关手续。将来发展到一定阶段时,通过两国政府签署协议便可设立自由贸易区,两国商品可以免税进出口,中俄两国人员、船只等运输工具可以自由进出,并允许第三国人员、货物在区域内自由流动。
   
  而中朝路港区项目则以贸易起步,借助现有公路、铁路、港口装卸条件,通过货物运输实践建立该通道制度性的操作规则,并开展路、港项目投资,签署必要的投资法律文件并实施投资建设、施工和经营。在路、港项目投资步入健康发展轨道后,启动工业区的规划和建设,从而带动珲春和朝鲜罗津港区域的经济发展,并将进一步建设中朝自由贸易区。
  吉林省珲春市的两家企业已经通过与朝鲜罗先市经济合作会社合作,获取了朝鲜罗津港部分码头50年的经营使用权,将投资建设朝鲜境内口岸到港口的公路,并在罗津港附近建设开发5至10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和保税区。珲春圈河口岸到罗津港公路将建成全封闭监控公路,并保障中国内贸货物免检过境,人员实行登记过境,交通工具实行简检过境。
   
  据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工作人员介绍,中俄路港关、中朝路港区项目是建设中俄、中朝自由贸易区的构想的初级阶段,将来要在人流、物流的基础上实现该区域的资金流,使之成为图们江地区国际合作开发及东北亚合作开发的核心区域。珲春市将从今年5月份起实施中俄路港关、中朝路港区项目土地开发建设工程,并进一步加强其他基础设施建设,将实施购入俄罗斯电力项目,将俄罗斯电力资源引入区内,力争在2008年完成购俄电二期工程。
   
  珲春市位于吉林省的东南部,与俄罗斯、朝鲜接壤,被称为东北亚“金三角”, 这一特殊地理位置,使其对俄、朝等国贸易十分活跃。珲春市通过自身建设和发展,其开发开放在东北亚国际合作开发项目中处于领跑地位。在珲春与俄罗斯、朝鲜毗邻的地带有过两个互市贸易区,曾一度备受关注的中朝互市贸易区早已销声匿迹,而现有的中俄互市贸易区因人流和物流的欠缺,很难形成规模。
   
  此前,珲春市在东北亚地区国际合作开发项目中经过多方筹划和努力相继利用俄罗斯的扎鲁比诺、波谢特、朝鲜的罗津港、清津港等港口“借港出海”,完成到日本、韩国等地的客货运输,但也受到了通关手续烦琐、条件不对等等多方面外部因素的极大制约。
   
  有关专家认为,建设中俄、中朝自由贸易区的构想对于参与图们江地区国际合作开发的国家都有极大的益处,符合各个国家的利益,能够促进实现各国之间在金融合作等方面的高层次的合作。但专家们也指出,受目前各种因素的制约,这两个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还存在很大的障碍,而建立中国、俄罗斯、朝鲜三国自由贸易区尚没有基本的设想,从双边合作到多边合作存在着更大的难度,需要这几个国家在今后合作中相互磨合做出共同的努力。
国务院客户端国务院客户端 吉林省政府吉林省政府 下载APP查询转供电详情下载APP查询转供电详情

价格监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