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当前位置首页>发展改革>经济运行

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阅读次数:    来源:长春市发改委    日期:2015-08-19 11:01:21    【打印此页】    【关闭    字号:【大
受市政府委托,现将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3年是我市经济形势最为错综复杂的一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不利因素叠加的严峻形势,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幸福长春”建设,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千方百计保运行,千方百计保投资,千方百计保建设,确保全市经济保持健康稳定发展态势。全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0亿元,增长9%(预计,下同)。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342亿元,增长4%;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2608亿元,增长9.8%;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050亿元,增长8.8%。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1065亿元,增长14.8%;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80亿元,增长11.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3.3%。与历年相比,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增速放缓、质量提升的态势。
(一)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业转型进程加快
努力克服低温内涝、寡照多雨等不利因素,粮食作物再获丰收,现代农业稳步发展,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农业生产形势良好。粮食产量达到230亿斤。新建棚室菜田2.1万亩,城市蔬菜自给率达到60%以上。发展生猪1064万头,肉牛323万头,羊95万只,分别增长8.6%、1.7%和3.7%。肉蛋奶产量分别实现127万吨、35万吨和7万吨,分别增长7.3%、5%和6%。畜牧业实现产值276.6亿元,增长8.4%。
现代农业成效显著。建设万亩高产示范片区120个,推广玉米保护性耕作158万亩,开展农作物高光效49.3万亩。综合农机化水平达到74.5%。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545个,新注册家庭农场245个。建设榆树、农安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
县域经济发展较快。四县(市)和双阳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800亿元,增长19.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300亿元,增长21.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00亿元,增长10%;全口径财政收入突破100亿元,增长15.1%。
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等34项工程建设有序推进,五大围堤加固、灌区和排涝站等改造任务进展顺利。43.1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工程全部完成。营造林7933公顷,农防林更新造林833公顷。绿化美化村屯384个。
(二)工业经济稳中趋缓,发展质量持续提升
工业总量不断壮大,增速有所回落。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实现9130亿元,增长10%;规上工业增加值实现2100亿元,增长10%。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实现710亿元,增长13%,工业发展进一步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重点行业运行平稳。汽车工业实现产值5345亿元,增长9.3%。全市汽车产销量达215万辆和214.8万辆,分别增长15%和15.6%,均高于全国2个百分点。农产品加工业完成产值1570亿元,增长15.4%。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产值2300亿元,增长23.4%。
民营经济势头强劲。出台一系列鼓励民营经济发展政策,建立“长春市中小企业服务大厦”,建设50万平方米创业孵化基地。全市注册登记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数量分别增长12.3%、24.7%,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6%。
创新能力持续提高。实施“五大技术创新工程”计划,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7户。全市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达到96户,转化重大科技成果130余项,突破共性关键技术300余项。新产品产值实现4272亿元,增长10%,新产品产值率达47%。
(三)服务业稳中有进,“双拉动”格局初见成效
出台服务业转型升级若干意见,鼓励扶持“两新四高”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服务业转型升级,服务业增加值首次突破2000亿元大关,在稳增长中起到重要作用。
金融服务业取得突破。汇丰银行成功落户长春,长春金融总部基地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全市银行类金融机构发展到29家,小额贷款公司超过100户。富奥汽车顺利上市,中通国脉等企业上市工作稳步推进。吉林股权交易所开市运营,长春农村物权融资登记托管交易公司成立。
现代物流业发展迅速。物流业增加值实现348亿元,增长12.5%。欧亚集团、冬晨国际物流等9家企业被评定为国家3A级以上物流企业。商贸流通业稳步发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
旅游会展业快速增长。旅游总收入实现685亿元,增长25%。成功举办汽博会、农博会、民博会等各类会展活动286项,增长20%;展会直接收入36亿元,带动相关产业收入324亿元。
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799亿元,增长5.3%。商品房施工面积达到4500万平方米,增长39.6%。新房销售面积900万平方米,增长18%;二手房交易面积455万平方米,增长36%。
集聚区建设初具规模。引进一批区域性总部、研发中心,软件、云计算、服务外包、电子商务等发展迅速。长春软件与动漫服务外包产业园、启明软件园等10个园区成为首批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东北亚文化创意科技园、亚奇物流园等园区初具规模,吸引入驻服务业企业1600余户,吸纳从业人员1万余人。
(四)项目建设质量提升,投资保持高速增长
加大项目谋划力度,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进程,超亿元、超10亿元项目数量增长50%,全市投资增长21%。
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在3000万元以上项目中,服务业项目投资占全部项目投资的58.4%,超过工业项目投资比重19个百分点。汽车、农产品、轨道客车三大优势产业项目完成投资占工业项目投资的58.9%。现代服务业项目完成投资占服务业项目投资的比重达到27.2%。
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全市3000万元以上、亿以上和10亿元以上项目分别同比增加255个、575个和155个。EA888发动机、MQ200变速箱、百克疫苗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投产,百万吨化工醇、冠城国际、明宇东北亚商务总部等重点项目有序推进。
项目谋划成效显著。借助顾问、专家智力等优势,加强与世界500强,商会、协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沟通,搭建项目谋划平台。谋划亿元以上项目1120个,增长35%。组织谋划和跟踪推进高铁轮对、杜邦酶制剂等19个重大项目。引进富士康、新力光源、微软、软通动力等战略投资者。新力光源交流LED照明技术产业化项目投入生产。富士康新材料制成品项目建成投产, 二氧化碳基可降解塑料、聚乳酸可降解塑料项目前期工作顺利推进。微软创新中心项目即将揭牌,软通动力智慧城市和软件外包项目年底运营。
(五)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承载能力不断增强
加快城市大开发、大建设、大改造进度,构建立体化交通体系,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城市承载能力不断增强。
城市立体交通体系初步形成。“两横三纵”快速路(除部分节点)实现主线贯通、简易通车。地铁1号线全线开工,2号线启动建设。飞跃路下穿京哈铁路隧道、飞跃中路拓宽改造等竣工通车。惠工路机场大道、解放物流专用通道等顺利建设。
市政设施保障能力不断增强。新增供热能力1450吨,新建、改造供热管网327公里。改造燃气高危管网240公里,建设天然气管网163公里。现有水厂“扩一改三”工程进展顺利。加快建设6座污水处理厂,伊通河城区段基本完成污水截留。
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效果显著。深入治理PM2.5,启动煤改气供热试点,推行大田秸秆禁烧政策。大中修道路236条。新植街路40条,新建绿地39块,新增绿地面积600公顷。新建续建公园14个,百花园、湿地公园向市民开放。
(六)重点领域实现突破,改革开放日趋深入
全面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大力实施开放融入战略,激发经济社会发展内生动力。
重点环节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下放行政许可及审批项目123项,企业注册登记实行“非禁即入”、“先照后证”。农村综合改革扎实推进,土地流转面积26.1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21%。城镇化建设有序推进,推动奢岭镇、合心镇等6个城镇成为省级示范镇。实施长吉图战略,加快空港开发区、综合保税区等节点功能区建设,强化平台开放集聚效应。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实现地区统筹,医疗费用即时结算。开展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出台“诊疗项目议价谈判”、“医用耗材政府团购”、“11种大病低自付治疗”三项惠民新政。建立城乡大病保险制度。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全面铺开,5所市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全面启动。
价格领域改革稳步推进。继续深化资源类价格改革,调整民用和车用天然气价格。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取消18项、免征6项、降低19项收费,减负金额6300万元。落实省级经营服务业收费清理结果,涉及16个项目,有13个项目降低收费标准。
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依托综合保税区、临空经济区载体,借助中韩、中俄、中德合作园区平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际利用内资840亿元、利用外资44.3亿美元,均增长20%。着力开拓新兴市场,对印度、南非和东盟出口分别增长275%、162%和152%。出口结构不断优化,民营企业出口增长205%,占出口比重提高27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出口比例达50%以上。
(七)幸福长春建设全面推进,社会事业和谐发展
以建设幸福长春行动计划为载体,全力为民办实事、做好事、解难题,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05万人。城镇新增就业1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8%。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25720元,增长1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现10240元,增长13%。
社保范围稳步扩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220万人。居民医保参保245.8万人。工伤保险参保112万人,生育保险参保112.5万人,失业保险参保80万人。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人均提高181元,实现“九连增”。城区城市低保标准由月人均375元提高到400元,农村低保标准由年人均2100元提高到2500元。民办养老机构新增养老床位1512张。
保障性住房平稳推进。完成1000万平方米老旧楼宇“暖房子”改造。改造棚户区91.8万平方米,建设回迁房1.3万套,建成保障房1426套,拆除D级危房581栋。2000套廉租房、2600套公租房分配到中等偏低收入家庭手中。
文化教育事业全面进步。新建3所城乡结合部九年制学校,标准化改造60所中小学校园设施。启动教育质量提升工程,18个重点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职业教育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稳步推进,职业院校完成各类社会培训10万人次。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正式通过验收,完成市图书馆改建,市博物馆、群众艺术馆、市中医院等建设稳步推进。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受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等因素影响,经济增长下行压力较大,调结构、转方式任务繁重;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科技创新对发展支撑带动作用不够;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增加,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开始显现;安全基础相对薄弱,安全生产有待进一步加强。这些问题需要认真研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二、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
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攻坚之年,积极应对严峻的宏观形势,着力做好各项工作,实现新起点上更好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的思路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主题主线,围绕建设幸福长春、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围绕科学发展、改善民生、建好城市、促进和谐工作大局,围绕城市转型升级新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改革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促转型,努力推动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取得新成效。
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左右;
——全口径财政收入略高于经济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左右;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左右;
——实际利用内资增长15%、外资增长12%左右;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左右;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左右;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万元GDP能耗下降3.2%;
——温室气体排放下降3.78%。
为实现上述目标,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注重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巩固农业基础地位
坚持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突出抓好粮食生产,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不断壮大县域经济。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5%以上。
稳定农业生产。推广保护性耕作、高光效栽培、病虫害防治技术,确保粮食产量保持在200亿斤水平。新建棚膜菜田2万亩,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新建扩建畜牧养殖小区200个。
发展现代农业。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区、绿色食品城、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世界级农产品加工产业基地,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进农村经营主体创新,重点培育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强农机化服务体系建设,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2个百分点。继续实施8大类16个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壮大县域经济。支持各县(市)与国家级开发区合作,加快长德新区、经九合作区、烧锅合作区建设,推动合隆、米沙子、卡伦与主城区整合,承接城市产业转移,推进新型工作化,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工业投资确保15%以上。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建5座大型灌区、10处中型灌区,基本完成德惠五大围堤除险加固工程。更新改造农防林600公顷,新建科学储粮仓5万套。
(二)注重工业转型提质,进一步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突出发展民营经济,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工业增加值增长11%左右,工业增加值率提高1个百分点。
推动企业扩能改造。围绕汽车、农产品加工和轨道客车等优势产业,加快推进300万辆整车、双千辆轨道客车、百万吨化工醇工程建设,依托三大基地,促进优势产业链条延伸,提高优势产业本地配套率和产业延伸能力。以开发区为载体,规划建设产业集聚区,加快光电信息、台湾汽车电子等特色园区建设。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以创建民营经济综合配套改革示范区为契机,壮大民营经济总量,提高民营企业数量,提升中小企业质量。以扶持政策、优化环境为抓手,探索新的融资模式,破解融资难题。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00户,规模以下企业1000户。
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四位一体”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促进产学研合作,提高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实施百项创新工程,围绕新兴产业培育及产业链延伸,重点推进玉米蛋白综合利用、大功率LED照明等100项关键核心技术和成果产业化项目,培育100个科技创新“小巨人”企业。
(三)注重两新四高发展,进一步扩大服务业总量规模
坚持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并重、现代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并举,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左右。
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进一汽大众汽车物流园、农产品物流园等重点物流园区建设。启动建设南部新城金融核心功能区,推进长春金融总部基地建设。推动东亚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平安银行等金融机构在长设立分支机构。加快长春软件园、韩国软件园等重点软件园区建设。围绕智慧长春建设,提升信息传输服务业发展水平。扩大名牌展会的影响力,举办各类会展活动326项。
积极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做好商贸流通体系规划,打造国家物流配送试点城市,完善货物集散地和专业批发市场。扩大农超对接范围,完善社区便民服务网络。积极整合生态休闲、伪满遗迹、关东文化和工业观光等旅游资源,推进旅游会展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落实促进消费各项政策,扩大城乡居民消费需求。
培育壮大新兴服务业。积极发展研发设计、软件设计、咨询策划等创意产业。扶持文化创意、数字动漫、影视传媒等产业发展,推进文化创意园等八大重点园区建设。以发展国际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和推进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发展为重点,大力培育服务外包骨干企业与电子商务示范企业。
加快服务业载体建设。加快推进启明软件园、东北亚艺术中心等10个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扩大规模、提升服务功能,增强集聚带动作用。
(四)注重重大项目建设,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继续开展重大项目包保制度,促进在建重点项目达产达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左右。
抓好项目建设工作。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加快项目建设力度,做好续建项目复工,做好竣工项目收尾,抓好项目投产验收,确保项目尽快投产达效,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推进项目谋划落位。与咨询机构、专家智库等协作,围绕产业转移趋势、产业集群特色、龙头企业带动、科研成果转化谋划一批重点项目,加快LED显示屏、杜邦集团、IBM、高铁轮对、商务飞机零部件等项目尽快落地。
积极筹措建设资金。按照国家改革支持方向,组织、筛选、包装一批重点项目,积极向国家和省承接政策、资金支持。放宽市场准入,鼓励民间资金参与各领域经济建设。支持企业上市融资,加快引入和筹建各类创投基金和风投基金。
(五)注重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发挥内生动力促进作用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统筹推进重点等领域改革,着力在关键环节取得新进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继续深化政府职能转变。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文化体制改革、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考试与评价体制改革。
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加快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探索农村住房、宅基地等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机制改革试验区建设。开展好农业政策性保险工作,扩大覆盖范围,提高保障水平。
继续实施长吉图战略。加快各级开发区转型升级,提升腹地产业支撑能力。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提升统筹城乡发展能力。进一步深化区域合作,提升区域协同发展能力。
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基本医保制度,推进医保城乡统筹。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加强基层服务网络建设,加快建立全科医生制度。全面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创新招商引资模式,突出“请进来”战略,谋划推出一批有助于推进产业转型、拉动需求的招商项目。加强平台建设,培育各级各类出口基地,鼓励企业建立境外营销网络。全力支持综合保税区、空港物流区建设,开拓国际市场,促进贸易便利化。开辟货客运新航线,拓宽国内外通道建设。
(六)注重城市精细管理,进一步推进绿色宜居城市建设
围绕建设畅通城市,推进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生态环境建设,努力建设绿色宜居森林城。
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续建地铁1号线、2号线,“两横三纵”快速路正式投入运行。加快建设机场大道、大众物流通道、南部城市路网。启动吉林大路、皓月大路、西湖大路延长线等项目建设,畅通主城区与重点区域的交通联络。
提高城市要素保障能力。新增集中供热能力1000吨,改造供热管网100公里。加快供热能源结构改善,扩大“煤改气”实施范围。完成150公里燃气高危管网改造。继续实施老旧水厂改扩建工程,六水厂新建项目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
推进生态保护和建设。植树造林3000公顷,农防林改造600公顷。新建、续建14个公园,改造长春园,新增绿地面积600公顷。实施燃煤污染控制、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扬尘污染管控等工程,改善空气质量。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餐厨垃圾处理厂建设。
(七)注重惠民利民,进一步实施幸福长春行动计划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推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全面推进幸福长春建设。
提高就业水平。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组织实施“创富助业”行动。城镇新增就业12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0万人次。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和城乡居民养老金标准。完善医保市级统筹,推进居民大病保险,新增血友病、肾移植等10种疾病纳入低自付治疗范围。新增养老床位2000张。
加快保障住房建设。拆除棚户区300万平方米,建设1.8万套回迁房,7000套保障性住房交付使用。年底前解决530栋D级危房改造任务,实施“暖房子”工程1000万平方米。
强化城市安全监管。全面提升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力争进入“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行列。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突出消防安全整治,强化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完善地震监测网络建设,提高防震减灾能力。
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城区、开发区新建10所公办幼儿园。扩大大学区内校长和教师合理交流比例。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完成国家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任务。巩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建成果,着力打造城市文化地标。实施体育民生工程,构建“10分钟健身圈”。全面实施第二轮健康长春行动计划。
各位代表,我市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和繁重。我们要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克服和化解各种不利因素,求真务实,扎实工作,努力开创长春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国务院客户端国务院客户端 吉林省政府吉林省政府 下载APP查询转供电详情下载APP查询转供电详情

价格监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