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2010年上半年生猪生产成本及收益情况调查
阅读次数:    来源:长春市发改委    日期:2010-07-13 09:45:54    【打印此页】    【关闭】    字号:【大 中 小】
长春成本调查简报
第9期(总第46期)
近日我们对长春市区规模生猪定点调查户2010年上半年生猪生产成本及收益情况进行了调查。从调查总体情况看,中、小规模养殖户生猪出栏数量减少,大规模户生猪出栏数量增加;生猪生产成本同比增长1.63%,净利润下降45.78%。 定点调查的出栏生猪数量为5350头,同比增加1241头,其中小规模户85头,减少14头;中规模户165头,减少245头;大规模户5100头,增加1500头。从调查看,今年上半年市场生猪价格持续偏低,一般中小规模养猪户纷纷压缩养殖规模,减少仔猪购进批次,由此造成调查的中小规模户出栏生猪数量减少,大规模户出栏生猪数量相应增加。 据调查,今年上半年平均每头出栏生猪生产总成本为1044.76元,同比增长1.63%,其中物质与服务费用为978.91元,同比增长1.16%;人工成本为62.63元,同比增长9.34%;土地成本为3.22元。同比增长5.57%。 经分析,造成生产总成本同比增长的原因一是仔猪价格平均每公斤下降36.13%,使仔猪进价减少125.69元,通过加强管理,减少防治疾病费用及对死亡率的有效控制,使医疗防疫费、死亡损失费、工具材料费、固定资产折旧分别减少19.66元,8.41元、0.11元、0.30元。虽然上述费用减少,但由于混合饲料价格平均每公斤增长18.54%,饲料用量增长8.85%,使饲料费增加162.85元;再加上饲料加工费、电费、修理维护费分别增加2.32元、0.05元、0.15元,使生产总成本上升,成为影响生猪生产成本同比增长的主要因素。综合各项物质与服务费用增减相抵后,平均每头生猪的物质与服务费用同比增加11.20元。 二是由于家庭平均劳动日工价为20.80元,同比增长20.23%,测算的平均雇工工价为48.00元,同比增长20.00%。调查的家庭用工天数为1.87个,同比增加0.37个,雇工天数为0.49天,同比减少0.29天,致使家庭用工折价同比增加12.95元,雇工费用同比减少7.60元。可见受工价提高影响,虽然家庭用工量增加,雇工量减少,仍导致人工成本同比增加5.35元。 三是土地成本平均为3.22元,同比增加0.17元。 上述三项因素最终致使平均每头生猪的总生产成本同比增加16.72元。 据汇总,平均每头生猪出栏重量为116.7公斤,同比增加1.7公斤,主要是养猪户为等待市场高价或追求在同等价格水平下通过增加生猪重量售出较大产值而延长饲养天数所致(调查的出栏生猪平均饲养天数为165天,比正常饲养天数增加30天)。经计算,生猪销售价格平均每公斤为9.74元,同比下降7.06%,以此计算每头生猪的产值(含副产品产值)平均为1146.48元,同比下降5.69%;每头生猪净利润为101.72元,同比下降45.78%(具体各类型规模户平均每头生猪生产成本收益情况见附表)。 从调查情况看,虽然上半年我市生猪市场零售价格和净利润同比均为下降,出现了小规模养猪户普遍减少仔猪购进批次和数量,部分中规模养猪户纷纷宰杀母猪、低价售猪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市农村生猪的规模发展,但是平均每头生猪100元左右的净利润,基本上稳定了我市大中规模户的生猪生产,保证了市场猪源较充足的供应,同时生猪养殖户经过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农村生猪生产正趋向养殖规模化、产销一体化、管理现代化的经营发展。调查表明,只有那些常年坚持规范管理规模经营的规模养猪大户,才能保证产销运营状况较好,规模经济效益较好,抵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强,靠规模生产、科学管理、优良质量、讲究信用来立足并占领市场,有序发展养猪事业。 据对我市定点生猪调查户6月下旬的调查显示,仔猪价格平均每公斤为14.20元,生猪销售价格平均每公斤为9.80元,同比分别减少8.40元,0.50元;混合饲料价格平均每公斤为5.56元,同比增加0.77元,其中玉米1.79元,麸子1.91元,豆粕3.37元,米糠0.79元,同比分别增加0.26元,0.53元,0.01元,0.14元。由此预计今年下半年,随着仔猪价格的提高,再加上饲料和人工价格的上涨将是影响生猪生产成本继续上升的主要因素。如果按正常平均每头生猪饲养成本1100元,110公斤出栏计算,下半年生猪保本售价每公斤为10.00元,只有售价达到每公斤10.90元以上,才能实现每头生猪净利润最低维持在100元,那么规模养猪户的利润就有帐可算,其规模效益和社会效益亦将是可观的,就能够提高发展生猪生产积极性,从而确保我市市场猪肉供应和价格的稳定,最终推动我市农村养猪业进入持续循环良性发展轨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