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当前位置首页>发展改革>价格管理

2008年长春市区粳稻玉米生产成本及收益情况调查

阅读次数:    来源:长春市发改委    日期:2009-02-06 09:05:25    【打印此页】    【关闭    字号:【大
                                                                                                                            长春成本调查简报
                                                                                                                                                                      第3期(总第26期)
                                           长春市工农业产品成本调查监测所     2009年2月3日
 
 
                                                                                                                                       2008年长春市区粳稻玉米生产成本及收益情况调查
 
    据对长春市区定点粮食调查户2008年玉米、粳稻生产成本及收益情况的调查显示,08年我市上述两个品种的产量、生产成本及收益同比均有所增长,其中产值增长幅度大于成本增长幅度。
一、调查的玉米、粳稻产量均增加。
2008年我市气温略高于常年,降水总体偏多,粮食生产丰收。经调查计算,平均每亩产量玉米为542.0公斤, 比上年增产29.05%;粳稻为527.4公斤, 比上年增产2.85%。
二、调查的玉米、粳稻生产成本均增加。
据调查每亩总成本玉米为633.34元,比上年增长16.41%;粳稻为758.02元,比上年增长13.67%。
每亩总成本构成变化情况:
1.每亩生产成本玉米为407.28元,比上年增长15.67%;粳稻为527.12元,比上年增长15.37%。其中每亩物质与服务费用玉米为277.10元,比上年增长18.31%;粳稻为360.62元,比上年增长12.52%;每亩人工成本玉米为130.18元, 比上年增长10.42%;粳稻为166.50元,比上年增长22.06%。
2.每亩土地成本玉米为226.06元,比上年增长17.76%;粳稻为230.90元,比上年增长9.96%。
影响每亩生产成本上升的主要因素是由于物质与服务费用和人工成本增加所致,土地成本增加是受国家提高种粮补贴及粮食价格上涨的影响。由于年初粳稻价格偏低,2008年粳稻的土地成本涨幅远低于玉米的土地成本涨幅。
分析影响每亩物质与服务费用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由于农民大量使用优良种子。调查的种子价格玉米每公斤平均为11.63元,比上年11.42元上升1.84%,粳稻每公斤平均为7.81元,比上年5.23元上升49.33%,这样使每亩种子费玉米增加1.16元,粳稻增加6.95元。二是由于调查户实际购进的平均化肥价格尿素每公斤为2.085元,比上年1.950元上升6.92%;钾肥每公斤为3.295元,比上年2.875元上升14.61%;二铵每公斤为4.765元,比上年2.650元上升79.81%、复合肥每公斤为3.195元,比上年2.510元上升27.29%;混配肥每公斤为3.600元,比上年2.580元上升39.53%,这样使每亩化肥费玉米增加34.66元,粳稻增加21.42元。三是每亩其他各项物质费用增减相抵后玉米增加7.07元,粳稻增加11.77元。以上因素使每亩物质与服务费用玉米增加42.89元,粳稻增加40.14元。
分析影响每亩人工成本增长的因素,主要是家庭用工统一工价平均由16.30元提高到17.30元,增长6.13%;雇工工价平均由28.00元提高到40.00元,增长42.85%所致。从用工量变化看,每亩家庭用工量玉米减少0.26个,粳稻减少0.47个;每亩雇工用量玉米增加0.12个,粳稻增加0.38个,呈现出家庭用工量减少,雇工用量增加的趋势。使每亩人工成本玉米增加12.28元,粳稻增加30.09元。
三、调查的玉米、粳稻产值和收益均增加。
据调查2008年农户粮食实际平均出售价格,玉米每公斤为1.20元,比上年1.16元增长3.45%;粳稻为1.85元,比上年1.64元增长12.80%,由此计算每亩主产品产值玉米为649.84元,比上年增长33.90%;粳稻为973.31元,比上年增长15.90%,再加上按市场价折算的每亩副产品产值玉米为21.63元(比上年增长38.57%),粳稻为14.73元(比上年增长8.39%),这样使每亩产值合计玉米为671.47元,比上年增长34.04%;粳稻为988.04元,比上年增长15.78%。
由于产值增长幅度大于成本增长幅度,导致每亩净利润(产值合计-生产成本-土地成本)玉米为38.13元,比上年增长188.39%;粳稻为230.02元,比上年增长23.35%。
计算每亩现金成本(物质与服务费用+雇工费用+流转地租金)玉米为328.51元,比上年增长18.31%;粳稻为529.52元,比上年增长21.35%,农户每亩现金收益(总产值-现金成本)玉米为342.96元,比上年增长53.62%;粳稻为529.52元,比上年增长11.36%。使每亩成本利润率玉米为6.02%,比上年增加13.94%;粳稻为30.34%,比上年增加2.38%。
如若加上农户种粮每亩补贴收入玉米为90.69元,比上年增长81.02%;粳稻为96.82元,比上年增长94.53%,则农户实际每亩现金总收益玉米为433.65元,比上年增长58.64%;粳稻为626.34元,比上年增长19.24%。
综上所述,2008年我市粮食生产成本虽然受种子、化肥等农资价格上涨影响,但是由于粮食生产丰收,再加上国家采取提高粮食补贴和新粮收购价格等一系列措施,使产值的增长幅度大于成本增长幅度,这样确保了种粮农民的增产增收。
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目前农民在种粮生产中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是顾虑国家种粮补贴政策能否长久坚持(有的地方农民对当地粮食补贴标准还不是十分清楚);二是对2008年化肥涨价过高反映强烈,对本区域内化肥供应品种和数量掌握不准,影响了生产规划;三是部分地方农民急需单轮小型农机具,对于生产厂家、供应商及维护使用等均不了解,影响了提高农业机械化进程;四是目前的粮价还不是很合理,亟待理顺粮价形成机制,既有利于提高粮食增产潜力,又有助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因此,需要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加强深入调查研究和农经信息咨询等为农服务工作,确保种粮农民加强粮食生产,稳定增加收入,提高农业生产实力和农民生活水平,促进我市农业和谐稳定持续发展。

国务院客户端国务院客户端 吉林省政府吉林省政府 下载APP查询转供电详情下载APP查询转供电详情

价格监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