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一、立足新阶段,把握未来发展新机遇
(一)发展基础
(二)发展环境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一)发展思路
(二)指导原则
(三)主要目标
三、优化空间布局,推动城镇协调发展
(一)推进长吉一体化
(二)提升中心城区功能
(三)加快开发区转型升级
(四)壮大县域经济
(五)发展重点城镇
四、建设新型工业基地,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一)建设世界级汽车产业基地
(二)建设世界级农产品加工产业基地
(三)建设世界级轨道客车产业基地
(四)建设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五、加快发展服务业,推动产业提速升级
(一)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二)积极发展金融业
(三)着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四)稳步发展房地产业
(五)全面发展其他服务业
六、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二)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三)推进农业制度创新
(四)建立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五)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七、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一)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二)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三)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
(四)切实建立人才支撑体系
八、建设绿色宜居城市,提高城市承载能力
(一)提升城市规划水平
(二)构建城市综合交通体系
(三)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四)打造绿色生态体系
(五)推进城市市容环境综合整治
九、实施富民工程,提高全市人民生活水平
(一)发展民营经济
(二)扩大社会就业
(三)增加居民收入
(四)健全社会保障
十、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一)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二)加快发展卫生事业
(三)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
(四)做好人口工作
(五)创新社会管理
十一、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一)探索要素市场体制改革
(二)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三)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四)建立对外开放平台
(五)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六)大力发展对外贸易
十二、完善保障机制,全面实现宏伟目标
(一)强化重大项目支撑
(二)着力扩大有效需求
(三)健全公共政策体系
(四)推进政府依法行政
(五)加强规划组织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