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长春市南关区确定了“十一五”发展规划和2006年的发展思路。即实施“三产立区、城建强区、和谐兴区”三大战略;改造北部、繁荣中部、开发南部;发展商贸经济、城建经济、总部经济、民本经济、旅游经济、都市工业经济。
“十五”期间,该区在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社会事业、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按可比口径计算,全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8%,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9%,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1.1%。
2006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该区总体上进入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该区把发展布局确定为以亚泰大街为轴线,构筑“南、北、中”三大板块。
在南部板块——卫星路以南区域,重点发展金融保险、评估中介、法律咨询、行政服务、科技研发设计、生产性服务等。在北部板块——解放大路以北区域,结合旧城改造,重点规划建设永春路商圈、重庆路商圈、龙兴商圈。挖掘和发挥传统老字号品牌优势,打出知名品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促使百年商埠繁荣再现。在中部板块——解放大路至卫星路之间区域,整合资源,规划建设南湖大路商圈、南岭体育文化商圈和全安商圈。大力发展高质量的商贸业、高品位的体育文化特色服务业,以及高档次的总部经济。形成一批具有南关特色、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团块,成为连接伊通河风光带和南湖风景区及城市南北两个中心的分区中心。
如何强化区域经济功能,大力提升产业层次?该区确定以都市经济开发区为平台,大力发展都市工业经济;以商务楼宇为载体,大力发展总部经济;以六大商圈为基础,大力发展商贸经济;以社区资源为依托,大力发展民本经济;以现有和待开发的旅游景点为资源,大力发展旅游经济;以城市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城建经济。
为确保六大经济运行的质量,该区重点培育六类产业,即现代流通业、金融保险业、信息中介业、旅游休闲业、文化体育产业和社区服务业,使之成为南关经济发展的核心与主导。
为确保六大产业健康成长,该区在锻造商圈上做文章。他们立足本区商业网点配置相对集中的特点,加快资源整合与重组,扩大规模、打造特色、提高档次,重点建设重庆路、永春路、龙兴、全安、南湖大路、南岭体育文化等六大商贸圈。
同时,该区积极探索发展壮大都市工业的新途径。他们以都市特有的信息流、人才流、资金流和现代物流等资源为依托,以产品设计、技术开发和加工制造为主体,以都市经济开发区为基本载体,发展能够在市中心区域生存和发展并与城市生态环境相协调的现代都市型园区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