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当前位置首页>发展改革>扶贫攻坚

关于贫困对象退出的实施方案

阅读次数:    来源:长春市发改委    日期:2016-12-20 18:12:31    【打印此页】    【关闭    字号:【大
关于贫困对象退出的实施方案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贫困退出机制的意见》和吉林省委办公厅、吉林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贫困对象退出机制的实施意见》及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推进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结合我市实际,制定贫困对象退出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以脱贫实效为依据,以群众认可为标准,促进贫困人口、贫困村在2017年底前有序退出,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二、总体目标
到2017年底,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83142人实现稳定脱贫;146个贫困村脱贫出列。
        三、基本原则
       --坚持实事求是。实行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对年末验收时稳定达到脱贫标准的贫困人口及时退出,对新增和返贫人口及时纳入扶贫范围,切实做到应进则进、应退则退。注重脱贫质量,坚决防止虚假脱贫,确保贫困退出反映客观实际、经得起检验。
        --坚持分级负责。市、县、乡、村级级有责任,层层抓落实。市里对辖区内贫困对象退出承担主要责任。县(市)区、开发区对贫困对象退出承担主体责任。乡(镇)对贫困村、贫困人口退出负直接责任。村对贫困人口退出负有第一责任,确保贫困对象退出工作有序推进。
        --坚持群众认可。贫困人口退出必须实行民主评议,贫困村退出必须进行审核审查,退出结果公示公告,让群众参与评价,做到全程透明,确保脱贫结果真实可信
        --坚持规范操作。严格执行退出标准和程序,切实做到程序公开,结果公正,脱贫真实,数据准确,档案完整。贫困人口退出要实行民主评议,做到全程公开,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省里组织开展第三方评估,市里组织开展抽查,确保脱贫真实可信,防止“被脱贫”现象发生。
        --坚持正向激励。贫困人口、贫困村退出后,在“十三五”期内原有扶贫政策保持不变,支持力度不减,帮扶单位不撤。对于脱贫成效明显、提前完成减贫任务的县(市)区、开发区给予一次性奖励。
        四、退出计划
        按照“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总要求,到2016年底,实现“双70”脱贫目标,即70%现有贫困人口脱贫,70%贫困村出列。到2017年底,剩余30%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剩余30%贫困村实现出列。具体计划见附件1。
        五、退出标准
      (一)贫困人口。贫困人口退出以户为单位,主要衡量指标是贫困户有稳定增收渠道和收入来源,家庭年人均纯收入超过国家扶贫标准且吃穿不愁,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具体标准见附件2。
      (二)贫困村。贫困村退出以贫困发生率为主要衡量标准,贫困发生率降至2%以下,统筹考虑村内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产业发展、集体经济收入等综合因素确定。具体标准见附件3。
         六、退出程序及方法步骤
      (一)贫困人口退出
        第一步:提出拟退出贫困户名单(11月1日至11月3日)。由村“两委”提名。村“两委”召集相关人员召开民主评议会,根据退出标准和年初脱贫计划,提出拟退出贫困户名单。
        第二步:入户核实(11月4日至11月13日)。由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组成5人以上核查组,对拟退出贫困户逐一进行核实。
        第三步:贫困户确认(11月4日至11月13日)。经村核查组入户核实,认定为拟退出贫困户的,须经户主确认退出。
        第四步:村级公示(11月14日至11月20日)。由村“两委”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对每个拟退出贫困户及入户调查情况进行评议,评议结果应在村内公示7天,公示无异议的,报乡镇人民政府核准。
        第五步:乡镇核准(11月21日至11月30日)。乡镇人民政府对村“两委”上报的贫困户退出名单及材料进行核查,核准符合退出标准的贫困户。
       第六步:公告退出(12月1日至12月7日)。核准后的贫困户名单由乡镇政府在贫困户所在村公告退出。
       第七步:签字确认(12月8日至12月11日)。由贫困户所在乡镇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队长签字确认退出。
       第八步:备案销号(12月12日至12月20日)。退出名单由乡镇人民政府报县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备案,并在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中对退出贫困户信息进行更新,做脱贫销号标记。
     (二)贫困村
       第一步:贫困村申请(12月1日至12月2日)。贫困村按照退出标准,在自查的基础上,提出退出申请。
       第二步:乡镇初审(12月3日至12月4日)。乡镇人民政府按照申请退出名单,逐村进行摸底核实评估,提出拟退出贫困村名单。
       第三步:退出公示(12月5日至12月11日)。由乡镇人民政府对初审后的拟退出贫困村名单,在乡镇政府所在地及拟退出村村部公示7天,公示无异议的,报县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
       第四步:县级核准(12月12日至12月13日)。县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织相关行业部门对拟退出贫困村逐村进行复核,核准确认符合退出标准的村。
       第五步:公告退出(12月14日至12月20日)。退出的贫困村名单由县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在县级主流媒体上公告退出。
       第六步:签字确认(12月21日至12月24日)。联系贫困村的县级领导、乡镇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队长签字确认退出。
       第七步:出列标记(12月25日至12月27日)。由乡镇人民政府在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中对退出贫困村信息进行更新,并做出列标记。
      第八步:省市备案(12月28日至12月31日)。经县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核准退出的贫困村,以县为单位分别上报省、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备案。
       七、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市)区、开发区党委和政府、各开发区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认真履行职责。各级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要层层抓好落实,精心组织实施。各级扶贫部门要认真履职,当好党委和政府的参谋助手,协调有关方面做好调查核实、公示公告、备案管理、信息录入等工作。
      (二)制定退出方案。各县(市)区、开发区党委和政府、各开发区要依据省里退出机制和市里退出实施方案,结合本地实际,制定贫困对象退出具体方案,明确实施办法和工作程序。退出方案要符合脱贫攻坚实际情况,既要看减贫数量,更要看脱贫质量,不提不切实际的指标,防止片面追求脱贫进度。
      (三)认真组织实施。贫困退出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关系到贫困人口切身利益,一定要把工作做实做细,及时发现和解决贫困对象退出过程中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确保贫困对象退出工作高质量完成。
     (四)强化监督问责。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和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组织开展扶贫巡查工作,分季度、分阶段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督导和专项检查。对贫困退出工作中发生重大失误、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存在弄虚作假、违规操作等问题的,要依纪依法追究相关领导、部门和人员责任。
     (五)加大政策宣传。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使退出标准、退出程序和退出原则家喻户晓,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树立脱贫光荣的理念,自加压力,依靠自己的双手开创美好明天,加快推动脱贫攻坚进程。
       附件:1.长春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和贫困村出列计划
                  2.贫困人口退出指标及具体标准
                  3.贫困村退出指标及具体标准
                  4.贫困户退出核实单
                  5.贫困村退出核实单
     (注:附件略)

国务院客户端国务院客户端 吉林省政府吉林省政府 下载APP查询转供电详情下载APP查询转供电详情

价格监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