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当前位置首页>发展改革>东北振兴

加快一体化进程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途径

阅读次数:    来源:长春市发改委    日期:2005-08-22 15:00:23    【打印此页】    【关闭    字号:【大

--东北地区经济一体化的途径及战略对策课题通过专家评审

    2006年3月6日,国务院振兴东北办政策体制组在北京召开专家评审会,聘请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院校的有关专家,对由东北师范大学和东北大学共同承担的"东北地区经济一体化的途径及其战略对策"课题进行了评审。

    "东北地区经济一体化的途径及其战略对策"课题是国务院振兴东北办2005年度重大研究课题之一,该课题的研究目的在于:针对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条块分割、产业结构趋同、生态环境保护缺乏有效协调等问题日益凸现的实际情况,研究探索东北地区进一步加强产业分工与合作,不断推进一体化进程,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主要途径与可操作性的对策措施。

    课题组在广泛调研、收集资料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最终形成了包括一个总报告和十个专题报告的研究成果。研究报告在借鉴国内外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客观评价了东北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及主要问题,分析了一体化发展的主要障碍,明确了东北经济区在全国产业体系中的定位,指出了重点产业的发展方向,并提出了东北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城镇体系建设、产业一体化发展和与周边环境协调等方面的对策建议。课题的主要研究结论认为:

    1、一体化发展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必由之路。 东北地区无论从自然地理角度,还是从区域经济角度来看,均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整体,既有相同或相近的地缘文化传统,也有互补性较强的产业结构,如东北三省的一些地区主要资源逐渐枯竭,正向加工型产业结构迅速转变,与蒙东地区以煤炭和有色金属为主的资源型产业结构形成了明显的区域互补关系,加强区域内部合作和一体化发展,既有利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也有利于蒙东地区发展,提高区域总体竞争力。

    2、目前东北地区的一体化进程滞后于工业化进程。 尽管目前东北地区工业化的进程很快,但区域内部经济关联较弱,自我创新能力和一体化发展程度较低,削弱了东北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影响东北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长期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形成的思想观念束缚了一体化的发展;二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大而全"、"小而全"以及企业办社会和条块分割的前苏联企业管理模式,影响了企业内部活力的发挥;三是现有的行政管辖体制助长了地方保护主义和企业的重复建设,也影响了能源、水利、交通、生态环境等重大基础设施的统筹规划和布局。因此,振兴东北地区经济关键的是激活东北地区经济的主体--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活力,并以构筑东北统一大市场和提高区域经济整体效益为目标,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3、能源、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一体化是东北经济一体化的基础。能源一体化主要解决蒙东地区能源供给与东北三省的能源需求问题;水利一体化主要解决东北地区水资源合理调配的问题,当前主要解决东水中送,以满足辽、吉两省中部城市与工业用水,从长远看则北水南调势在必行。交通一体化的主要任务是加强三省及蒙东地区交通网络的建设,形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4、生态建设是东北地区经济一体化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20世纪以来,东北地区工业发展消耗了大量自然资源,对环境的破坏比较严重,现在处于生态治理的"拐点"期,为了避免生态环境恶化的不可逆情形的出现,必须抓住这个关键时期,协调三省一区的行动,促进东北生态环境的恢复。

    5、产业转型与升级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当务之急。 由于资源的逐渐枯竭,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经济类型需要从资源型向加工型转变。但根据已有的工业基础及其在全国产业体系的分工,东北作为重化工基地、重型装备制造业和农牧业基地的地位没有改变,因此目前的关键是依据科学发展观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围绕解决资源与产业发展定位的矛盾,积极推进产业升级和转型。一是要提升精深加工水平,逐步降低"原"字号产品的比重;二是加强重型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钢铁工业与有色金属工业应主要为东北地区的多部门的装备制造业服务;三是加强宏观调控。在目前能源与原材料紧缺的情况下,要防止盲目发展和一哄而上。对蒙东的煤电项目、东北的石化工业、钢铁工业和玉米深加工业等应加强宏观协调和指导。

    6、东北地区经济一体化要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要充分认识东北地区经济一体化过程的渐进性,建立促进东北地区一体化发展的长效机制。中央政府要加强对整个东北经济区的统筹规划和指导,协调解决跨省区、跨流域与跨国界等一些重大问题。区域内的各个省市区要加强沟通和密切协作,发挥整体优势,实现多方共赢;企业层面的合作应主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政府的作用在于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评审专家组对课题研究报告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该项研究成果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创新性和宏观指导性,对推进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合理布局、城市及城市群整合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区域协调发展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建议有关部门在制定东北经济区规划和有关政策时将该项成果作为重要的决策参考依据。最后,国务院振兴东北办政策体制组组长、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司司长刘铁男做了总结讲话,充分肯定了课题研究成果,并感谢课题组全体成员的辛勤工作。刘铁男司长指出,科学的发展观需要科学的体制及管理方式来保证,为了推动整个东北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目前国务院东北办正牵头编制东北地区振兴总体规划,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将为总体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提供科学的前期研究支撑。最后,刘司长对课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研究东北振兴问题。过去的内需导向和产业保护导致我国许多产业缺乏创新动力,在东北振兴中要充分考虑全球化带来的竞争压力,研究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的体制和机制;二是要研究现行财政体制导致的利益地区化和资源配置的不完全市场化对东北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影响及对策,如就业、税收等问题如何解决等;三是东北振兴首先要在体制创新上闯出一条新路子,要探索在东北地区振兴中政府的作用和管理方式。传统政策支持只是客观上延迟了某些产业的衰退,但并没有解决企业的创新动力问题,要围绕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研究政府应提供什么样的环境等。四是课题组要针对已有的研究结论进一步加强可操作性的对策研究,为编制和实施振兴东北经济区总体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国务院客户端国务院客户端 吉林省政府吉林省政府 下载APP查询转供电详情下载APP查询转供电详情

价格监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