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排水、燃气、供暖……这些城市基础设施,是构成“城市生命线”的最重要硬件,是保证城市正常运转的最基本设施,任何环节滞后或失灵都可能导致城市瘫痪。长期以来,长春市不断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今年的建设更是克服了诸多困难,全力推进,取得明显成效。
供热管网改造完成354公里
供暖是北方城市冬季最大的民生。供热能力建设关乎整座城市冬季运转和居民生活。今年,长春市新建、改建、扩建区域锅炉房19座,1700吨新增供热能力建设已经竣工,热电一厂新厂、热电二厂热网区域柴油机厂调峰锅炉房新建的200吨锅炉也将在本月达到投产条件。
目前,全市供热管网改造已完成354公里。同时,结合小锅炉房并网改造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我市还对部分供热效果差、群众反映突出的小区楼前管网和楼内管网进行了更新改造,并对2991栋居民楼涉及的242公里污水浸泡地沟进行了清理。
市、区供热主管部门对列入改造计划的小锅炉房进行了全面踏查,根据热源能力、施工条件等情况,逐个落实并网改造措施,完成412座分散锅炉房的并网改造,新建、改建、扩建换热站133座。
今年,长春市完成了供热在线监管平台二期建设,对5家热电厂、57座区域锅炉房、400个换热站的供热参数实行了在线监测,可实时进行供热运行视频调度,覆盖全市10283万平方米的在网面积,占全市总建筑面积的75%。同时,为了在第一时间受理市民测温诉求和供热投诉,还为全市318个社区配备了公用事业专干。
近13万户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
为保障饮用水安全,让百姓喝上放心水,今年长春水务集团对150处二次供水泵站进行了完善改造,更换二次供水区间管网77公里,对1608栋居民楼内的地沟、立厅管网进行了改造,对1.94万用户的水表实施了出户改造,解决了近13万户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
同时,一水厂改造和三水厂扩建工程前期工作已经启动,方案设计招标工作已经完成,目前正在编制项目建议书。五水厂已经完成城北加压泵站建设,铺设输配管线60公里,石头口门、放牛沟泵站的土建及主要设备安装工作基本完成,厂区内已具备“三通一平”条件。
燃气管网改造与入户安检同步进行
燃气不仅关乎城市发展和百姓生产生活,更关乎百姓生命安全。今年,长春市确定的改造城区高危燃气管网333公里(包括输送燃气的灰口铸铁管和小区庭院管采用镀锌钢管)任务,目前已经全部完成。入户安检也与高危管网改造同步进行,目前已累计走访用户479058户,成功安检293534户。
同时,今年长春燃气股份公司还对东郊制气厂3号焦炉进行了改造,目前改造任务已经完成;城区燃气管网配套工程项目也已完成45公里。
天然气公司中石化大岭门站至一汽输气站新址天然气管道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完成;一汽输气站迁址新建工程正在进行土地平整和工程设计。
管线普查完成探测9709公里
为切实解决地下管线管理混乱问题,避免“一锹下去,不是挖漏燃气管就是碰到供水管”的尴尬,长春市市政公用局于去年6月开始,组织对绕城高速内的主城区、建成区及净月开发区的地下管线进行分片普查,计划探测面积360平方公里,探测管线长度16000公里。
目前,已有9709公里地下管线完成探测,约占总数的61%。其中,已完成入库运行管线3200公里,约占总数的20%;交给各管线权属单位进行审核确认的4050公里,约占总数的25.3%;其余部分,监理单位正在进行检查验收,年内将交由管线权属单位进行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