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梦都没想到能住上新楼,今年冬天能过个暖和年。”当长春市二道区万通花园回迁户于桂英拿着刚领到的新房钥匙,激动得双手颤抖,半天没打开房门。去年,我省启动了大规模棚户区改造工程,今年,将有上百万棚户区居民住进新居。而棚户区改造给吉林带来的不仅仅是改善棚户区居民的生活状况,还将拉动全省GDP增长0.6个百分点。
于桂英带着女儿在棚户区里住了近20年,过去十几平方米的小屋夏天漏雨,冬天灌风,她患上了严重的风湿病。于桂英只能靠领取低保金维持生活,根本无力改善自己的居住条件。住在棚户区内的居民大多是下岗职工、低保户,根本没有能力改变生活状况,更别提购买楼房。去年年初开始,我省计划3年改造1500万平方米的棚户区。截至去年10月份,已回迁安置约10万户。而今年,将有上百万的棚户区居民住进楼房。
为切实解决困难群众“住得起”和住宅小区“管得好”的问题, 各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为回迁小区居民制定一系列保障措施和优惠政策,降低居住成本。
实施棚户区改造不仅改善了棚户区内居民的生活状况,同时还拉动了经济增长,促进居民消费。棚户区改造不仅直接带动了建筑业、建材业发展,也带动了运输业、金融业、服务业等30多个相关产业发展,按今年投资332亿元计算,将拉动全省GDP增长0.6个百分点。
实施棚户区改造改善了住房供应结构和居民住房条件,也推动了廉租房建设。改造后的棚户区中小户型占70%以上,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11.5平方米,人均净增加4.5平方米。今年全省房地产总投资预计将达到415亿元,比去年增加214亿元,创历史新高。